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整理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成语,欢迎大家阅览。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成语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成语简拼:SEBJEBW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八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成语例子:秦牧《核心》:“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英语翻译:see and hear it without taking any notice
翻译: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读解: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 其味”。(这几句后来成了相关成语和名言,用来生动地描画那种心神不属,思想不集中的状态,是教书先生在课堂上批评学生的常用语言。)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