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过年风俗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对于过年的风俗是略有差别的。下面和一起来看邢台过年风俗,希望有所帮助!
邢台过年风俗
民谣如此形容邢台人是如何过大年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走一走。
在邢台,一进入腊月,人们就该盘算着这年的大年该怎么过了。各家先是开始清扫房屋,拆洗被褥,接着,男男女女赶紧剃头理发,因为在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禁忌。接下来,就是做豆腐、压粉条,动干锅炸麻花,蒸年糕、蒸馒头,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一到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十,各家各户不能吃“赖饭”,即不好的饭,天天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等年饭置办得差不多了,又是该“办大年”的时候了,“办大年”就是买年货,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糖果、点心,有钱的人家再买些鸡鸭鱼肉,还有过年的花炮,这就是办大年了。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许多庄户人家,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鸡窝上、猪棚旁、甚至农用拖拉机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庄户人家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个喜庆、红火。
除了贴对联,许多人家还要贴好多大纸、常千,大纸就是把红黄蓝绿各色彩纸裁成七八寸见方的纸块,再把剪成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纸上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如“春满人间”等,犹如对联的横幅。常千,就是用彩色的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各种*案,而后各种花色成排搭配贴到房檐下,晾衣绳上,把整个院打扮得五彩缤纷。
到大年三十儿下午,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要放个二踢脚炮,农家把一些贡品摆在院落一个干净的地方,意思是请神主,忙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主先享用年夜饭,之后他们再吃。到了晚上,每家的家庭主妇要把家里人初一要穿的新衣服全部从柜子里拿出来,把要准备的年货也统统拿出来,因为,三十儿这天晚上是不能开箱开柜子的,也不能揭瓮揭缸,老人们说,这样做是免得放走了“金马驹”。
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窜门拉家常,这就是“熬年年”。而到了快五更天的时候,大人小孩们穿上新衣服,到院子里拢上一堆火,俗称“拢旺火”,旺火一着,鞭炮、二踢脚、花炮就开始燃放,新的一年在爆竹声中来了。
古邢台的民风民俗
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都邢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民风淳朴崇尚儒学重视农耕。《顺德府志》就有“邢州土厚水甘,人物产于其间者多实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朴。质厚少文,气勇尚义。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织纫,急公后私,尚于周恤,燕赵慷慨之风犹存”的记载。经查阅府县方志和走访老人,自清代、至民国邢台的民风民俗主要有:
四大礼俗
即,冠、婚、丧、祭四礼;
一,冠礼,古语有“男子二十而冠”的习俗。男子年满二十岁为弱冠,要举行冠礼;冠礼即成年男性举行的“加冠”礼仪。《顺德府志》记载,此一礼俗早已废去。士大夫人家偶有施行,邢台地区大约在清代就无人施行了。“弱冠”一词只有在辞典和史书上才能见到。
二,婚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昔日,封建婚姻都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经过查“八字”,对属相等过程。八字合适,属相相生就进行换帖子、传红书、下彩礼等环节;俗称传换“红书大帖”。红书上要写明男女双方父母的姓名和相互祝福;诸如“天作之合”、“秦晋之好”等语句。然后下彩礼,择吉日完婚。完婚前男女两家要缝制新被褥;男方布置新房,女方陪送嫁妆。男方的小辈女眷在为新人铺床时要向被褥内放红枣、栗子、花生。意在盼望早立子,花花生,不要单生男或单生女。邢台南关多有穿堂过院的大通院,俗称“布袋院”。昔日,凡是居住在这种院落的人家都遵循“前喜后丧”的习俗;迎亲时要走前门,要用旗伞、花轿、鼓乐;当时,邢台城里的府前东街和南学街就有租赁旗伞、花轿的店铺。新妇上轿要头戴红盖头;新郎要披红插花,在礼炮轰鸣,鼓乐吹打,旗伞簇拥下迎娶新人。男方要有拉红毡的先生跟轿迎亲;女方要有伴娘跟轿送新娘出嫁。花轿进门后,新郎要先到洞房用弓箭向四角表演射箭,意在除妖避邪。新娘下轿后在伴娘搀扶下要手持“如意”,迈过马鞍;以求万事如意,一生平安。下一个程序就是拜天地,多在天井院举行;届时由司仪主持,宣布婚礼开始,高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公婆和诸长辈要拿出“拜钱”当众放在几案上;然后将新婚夫妻送入洞房。之后,小辈们开始闹洞房、听新房等喜庆活动。到第二天一对新人回女方认亲,俗称“回门”。新女婿要向岳父母行礼参拜,娘家小字辈开始闹女婿。从娘家回去后,婚礼就宣告结束。
三,丧礼,中华民族素有“慎终追远”的礼教。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一个人能够长寿善终,同样视为喜事;所以历来人们把婚礼和丧礼合称为“红白喜事”。死了人要举行丧礼,丧礼分:停灵、入殓、设祭、下葬等程序;
一是停灵,长辈死后要由亲人为其浴身、整容、穿寿衣;此谓之“小殓”。然后,将尸体抬到堂屋正面的灵床上,子女跪在灵床前举哀痛哭。同时,要将死信讣告亲友。
二是入殓,三日后将遗体盛棺入殓,此谓之大殓。遗体入棺时,子女们手攀棺木放声痛苦,并将死者生前贴身用具装入棺内。由帮忙的亲友将灵柩抬入灵棚,开始设祭吊唁。由村中教书先生坐在灵棚前接待吊唁的亲友,记录祭礼钱数。灵棚门口放一面鼓;有人吊唁,击鼓报信,守灵的孝子孝妇就放声哭灵,并向来人跪拜谢孝。
三是下葬,一般要排三或排五最多排七日再下葬。下葬时,居住在穿堂大院的人家出殡时要走后门,遇高寿长辈的丧事则走前门;起灵时,孝子披麻戴孝、手执雪柳(哭丧棒)、招魂幡、怀抱“丧盆”,在棺前跪拜哭号;起灵时,孝子要在灵柩前摔碎丧盆。进入墓地,棺木入土时,孝子将招魂幡插于棺上,众人填土埋棺,堆土成坟。招魂幡就飘扬在坟头之上。
四是祭坟,葬后第三日,孝子孝妇到坟上设祭发三,焚烧纸钱。此后,每逢第七天,就要到坟前“烧七纸”,从头七一直烧到末七,共49天,丧礼才算结束。明清时期,一些官宦和富豪人家对父母丧葬还要举行“家祭通神点主”。要高搭灵棚,聘请傧相唱礼,僧道颂经超度亡灵等隆重的祭奠活动,“家祭点主”就是大祭时在木制的、写有“神主”二字、缺少笔道的'牌位上加竖、加点;“神主”上写着已故亲人的姓氏、名讳、职务,下书“神主”;——原先写好的“神”字缺一竖笔、“主字”缺一点;由傧相用朱砂加“竖”、加“点”;此举谓之“通神点主”。亲人下葬后要“丁忧”三年,即史书所说的“庐墓”(守孝)三年。进入民国后,邢台农村,仍有这种祭奠仪式。
四,祭礼,昔日,邢台地区一些大户人家长辈逝世后,在家内设置灵堂,摆上牌位,挂上遗像;大的家族还建有家庙,悬挂家谱案,施行四时祭奠;清明节祭祖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节请祖宗或到家庙进行集体祭奠。每日三餐要到家庙焚香上供祭祀。邢台东边农村老人去世后头三年每逢旧历年要到先人坟上焚香跪拜举行祭奠活动。
节庆礼俗
邢台城乡居民最为重视的节日庆典要属岁末年初和春节以及五月端阳、八月中秋、九九重阳等节日。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古称“晦日”,就是民间习俗祭祀灶神的节日;俗称“糖瓜祭灶二十三”。
旧历三十是大年除夕,吃了年夜饭,全家围坐取暖守岁、享受天伦之乐;多数家庭通宵达旦一直坐到大年初一黎明。
正月初一要起五更、吃饺子、放鞭炮;回民群众也和汉民一道过年,但是,他们不吃饺子,吃面条。一城四关的十字路口搭起牌坊、阁楼,挂起五光十色的灯笼,成群的人们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城乡群众开始“闹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有的在灯笼上出灯谜供人猜答。这天的主食是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象征团圆吉祥。
二月初二是“申和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此时惊蛰节已过,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蛇蝎虫类复活。家家户户煎油饼,熏蝎子,除害虫。农民着手准备农具,平整土地,开始了春耕生产。
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全家长幼携带祭礼供品到祖茔为先人修整坟墓。此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习惯到郊外踏青游春。昔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的日子,这天不动烟火,都吃冷食。后世因两个节日相距很近,就将两节合为一节;只保留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风俗了。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按地支推算,五月为“午月”,“端”即“初”,故名端午节。传说这天是纪念屈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