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
配送中心不等于一个仓库。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配送服务。在物流供应链环节中,是一处物流结点,为物流下游经销商、零售商、客户作配送工序。下面应届毕业生为大家整理了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仅供参考。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1
一、配送中心规划概述
(一)配送中心概述
1、配送中心(概念)——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2、配送中心的分类
(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①制造商型配送中心、②批发商型配送中心、③零售商型配送中心、④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2)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①储存型配送中心、②流通型配送中心、③加工型配送中心
(3)按配送中心(供应链)所处的位置划分
①供应型配送中心、②销售型配送中心
(4)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
食品、日用品、医药、化妆品、家电、书籍、服饰、汽车零件、生鲜产品等配送中心。
(5)按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分类
人力化配送中心、计算机管理配送中心、自动信息化配送中心、智能化配送中心
(6)按服务的范围分类
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国际配送中心
3、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4、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包括许多方面,主要应从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3个方面进行规划。
(二)配送中心规划程序
1、筹建准备阶段;
2、系统规划设计阶段(SLP);
3、方案评估阶段;
4、详细设计阶段;
5、系统实施阶段。
(三)配送中心规划要素
E、I、Q、R、S、T、C
1、E(配送中心对象及客户)——E的不同,使得配送中心的订单形态和出货形态有很大不同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
2、I(配送的货品种类)——处理的货品品项数差异很大,种类也不同。
3、Q(货品配送的数量和库存量)——配送中心的出货数量、库存量
4、R(路线)
5、S(物流服务水平)——主要指标包括:订货交货时间、货品的缺货率、增值服务能力等。
6、T(物流的交货时间)——提前期是从下订单到收到货为止。
7、C(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1)E(entry)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考虑因素:不同对象对配送批量、配送时间的要求不同
(2)I(item)配送活泼种类
考虑因素:配送货物的种类、外部特征
(3)Q(quanitity)配送货品的数量和库存量
配送中心的出货量将影响配送中心的作业能力和设备配置。
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将影响配送中心面积和空间的需求!。
(4)R(route)配送的路线
考虑因素:配送渠道
几种通路模式:
工厂——配送中心——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工厂——经销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
工厂——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
工厂——配送中心——消费者
(5)S(service)物流服务水平
考虑因素:物流服务水平
主要指标:订货交货时间、货品缺货率、增值服务能力
(6)T(time)物流的交货时间
考虑因素: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提前期)
(7)C(cost)货品价值或建造预算
考虑因素:配送货品的价值、配送中心的建造成本。
二、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
(一)配送中心规划的基础资料
1、现行作业资料——包括:基本运营资料、商品资料、订单资料、物品特性资料等。
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营运策略与中长期发展计划、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品项数量的变动趋势、可能的预订厂址与面积等。
(二)需求资料分析的内容
1、定量化分析包括:储运单位分析、物品物性分析、EIQ分析。
2、定性化分析包括:作业时序分析、人力需求分析、作业流程分析、作业功能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三、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一)PCB分析
P(pallet)托盘、C(case)箱子、B(board case)单品
存货保管单位SKU(stock keep unit)
概念——所谓PCB分析,即以配送中心的各种接收订货的单位来进行分析,对各种包装单位的EIQ资料表进行分析,以得知物流包装单位特性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物流师。
(二)物品特性分析
根据不同产品划分配送中心存货区:
干货区、冷冻区、冷藏区
重货区、轻货区
贵重物品区、一般物品区
四、EIQ分析及应用
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确定配送客户即订单(E)、品项数量(I)、出货数量(Q)三者的相互关系。
(一)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1、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分析;
2、订货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分析;
3、品项数量(IQ)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
4、品项收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析。
(N:出货项数、K:出货次数)
1、EQ分析——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
2、IQ分析——了解各类货品出货量的分布
3、EN分析——了解订单和定购品项数的分布
4、IK分析——主要分析各类货品出货次数的分布
(二)订单变动趋势分析对出货历史数据分析,以便了解出货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常见的变动趋势——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偶然变动
1、长期趋势
(1)分析——长期趋势有持续递增的趋向,应配合年周期的成长趋势加以判断。
(2)应用——规划时可以中期的需求量为规模依据,若需要考虑长期递增的需求,则可预留空间或考虑设备扩张的弹性,以分阶段投诉方式设置。
2、季节变动
(1)分析——有季节性变动的明显趋势
(2)应用——如果季节变动的差距超过3倍以上,可考虑以部分外包或租用设备方式,以避免设施过多的投资造成平时的闲置;另外在淡季时应争取互补性的商品业务以增加仓库设施利用率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
3、循环变动
(1)分析——有以一季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动趋势
(2)应用——如果高低峰差距不大且周期较短,可以周期变动内的最大值规划、后续资料分析可缩至某一周期为单位以简化分析作业。
4、偶然变动
(1)分析——无明显规则的变动趋势
(2)应用——系统较难规划,宜规划泛用型的设施,以增加运用的弹性,仓储货位也以容易调整及扩充者为宜,以应付可能突增的作业需求量。
(三)EIQ分析用途
1、可以了解物流特性;
2、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
3、选择物流设备;
4、仿真分析;
5、进行物流系统规划。
五、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
(一)配送中心的定位和策略
1、定位:
(1)服务内容、(2)服务地域范围、(3)物品种类、(4)重点服务行业、(5)客户群。
2、策略
(1)物流通路策略(供应链渠道——上下游的特点);
(2)位置网络策略(实体网络);
(3)顾客服务水平(动态规划、生命周期)
(4)系统整合策略(信息技术、核心能力——作业层次、作业管理层次、决策支持层次、经营管理层次)
(二)配送中心的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的程序
(1)配送中心作业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
(2)能力需求分析在于确定各区域的基本运转能力
2、仓储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考虑因素:一定时期进出货的特性及处理量
周转率估算法:仓容量=(年仓储运转量/周转次数)×安全系数
商品送货频率估算法:仓容量=(年仓储运转量/年出货天数)×送货频率×安全系数
3、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考虑因素:单日出货货品所需拣货空间,考虑品项数及作业面
(1)年出货量计算
(2)估计各货品别的出货天数
(3)计算各货品平均每天的出货量
(4)通过计算出的平均每天出货量,进行ABC分析
(三)配送中心的总体布置
1、系统布置的一般程序
系统布置设计SLP
配送中心区域布置布置
(1)物流相关性分析
(2)活动相关分析
(3)作业空间规划
(4)区域的配置
(5)区域布置的动线分析
(6)实体限制的修正
2、配送中心区域布置阶段
(1)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2)厂房作业区域的布置
(3)厂区布置
(四)相关性分析
1、物流相关性分析——对配送中心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绘出物流相关*。
物流相关性分析考虑因素:以各区域间的物流量确定各区域的物流相关程度物流师考试辅导:配送中心规划物流师。
2、活动相关性分析
活动相关性分析考虑因素:考虑各区域间程序性的关系、组织上关系、功能上的关系、环境上的关系来确定各区域之间的密切程度。
(五)作业区域空间规划
(六)区域布置
1、区域布置方法:
(1)流程式布置法(物流作业区)
(2)相关性布置法(整个厂区)
2、物流线路类型
直线式、双直线式、锯齿型、U型、分流式、集中式
六、配送中心分拣作业系统规划
概念:分拣作业就是将用户所订的货物从保管处取出,按用户分类集中、处理放置。
意义: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作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所以分拣配货就成为配送中心的核心工序,也成为直接影响配送中心效率和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拣选作业方式
1、按单拣选、批量拣选
2、单独拣选、接力拣选
3、人至货前拣选、货至人前拣选
4、摘果式拣选、播种式拣选
(二)拣选信息
1、传票拣选;2、拣选单拣选;3、拣选标签;4、电子标签辅助拣选;
5、RF辅助拣选;6、IC卡拣选;7、自动拣选。
(三)拣选策略
1、分区策略——区域分割
2、订单分割策略——订单分割
3、订单分批策略——订单合并
4、分类策略——产品分类
(四)拣选设备——分拣设备、搬运设备
(五)分拣系统规划
规划程序:
1、订单资料分析:对订单资料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拣选方式、拣选策略等。
2、拣货单位分析:拣选单位分析,即PCB分析。
3、拣选方式确定:即EIQ分析,按单拣选、批量拣选
4、拣选策略应用:拣货策略运用组合*
5、拣选信息确定:
6、设备选用及布置设计:拣选设备配置——全自动拣选、半自动拣选、人工方式。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2
1、配送中心的定位:
首先必须确定配送中心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其规划的重点和方法会有很大区别。一般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服务内容、服务地域范围、物品种类、重点服务行业、客户群。
2、物流通路策略:
明确配送中心在产销物流通路结构中的位置,分析上游供应源及下游配送点的特征。一般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客户对象是属于企业体系内的单位还是其他企业;
客户偏向于制造业、中间批发商、经销商还是末端的零售业;
配送客户之间属于***经营的企业还是具有连锁性质;
上、下游企业属于开放性的还是封闭性的;
是否随时会有新的客户产生。
3、位置网络策略:确定配送中心的网点数量及布局。
4、顾客服务水平:一般客户较为关心的物流服务项目主要以服务内容、时效、品质、成本、弹性、付款方式等。物流策略的最终目标是在合理的成本下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以达到最具竞争力的服务水平。
5、系统整合策略: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系统整合。需对系统整合的层次及范围作界定:
作业层次、作业管理层次、决策支持层次、经营管理层次。
配送中心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的程序:首先对配送中心的流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作业区域的功能和能力需求,然后对各区域进行细分,确定各子区域的功能和能力。
2、仓储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A 周转率估计法:库容量=年仓储运转量*安全系数/周转次数
年仓储运转量:将配送中心的各项进出产品依单元负载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的储存总量(如托盘或标准箱),加总各品项全年的总量。
估计周转率:目前一般食品零售业年周转次数约为20-25次,制造业约12-15次。
估算库容量:以年仓储运转量除以周转次数计算库容量。
估计安全系数:10-25%
B 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库容量=年仓储运转量*送货频率*安全系数/年出货天数
=平均单日储运量*送货频率
C 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是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以品项数及作业面为主要考虑因素。
配送中心总体布置▲
系统布置的一般程序:
配送中心区域布置的几个基本步骤:
物流相关性分析;活动相关分析;作业空间规划;区域的配置;区域布置的动线分析;实体限制的修订。
区域布置阶段:
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厂房作业区域的布置;厂区布置。
相关性分析 ▲
即对配送中心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绘出物流相关*。
作业区域空间规划○
作业空间的需求规划将是营运成本与空间投资效益的关键。空间需求针对作业流量、作业活动特性、设备形式、建筑物特性、成本与效率等因素加以分析,以决定适合的作业空间大小及长、宽、高比例。
区域配置○
区域布置方法:有两种,流程性布置法和相关性布置法。
流程性布置法是根据物流移动路线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相关性布置法是根据各区域的活动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区域的布置。
物流路线类型:直线式、双直线式、S形、U形、分流式、集中式。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3
规划方法:
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
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
4、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
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
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
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
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5、系统基本设计;
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
7、系统详细设计、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
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
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
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 2、 配送单位:箱、件3、 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九.配送中心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
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
4、作业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 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二.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涵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四.物流节点的选址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abc)
选址原则:
1、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支持产业发展需要;
6、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9、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选址步骤: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
3、地址筛选;
4、定量分析;
5、结果评价;
6、检验五.物流策略及规划运作物流策略是拟订物流系统的目标与相关的物流活动方针,以整合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减少部门间的冲突,并对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的运用,而达成企业最终的目标。
较重要的物流策略包括:
1、物流系统的重要度;
2、物流系统的定位;
3、顾客服务水准等。物流规划是物流策略的细节陈述。
物流计划的内容:
1、物流系统范围与组织层级的具体化;
2、各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即政策的制定;
3、所需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物流策略规划的变数 四个 环境、组织、竞争者、顾客
物流策略规划:物流配送策略规划、物流供给策略规划、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生产效率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
物流配送策略规划:顾客因素、通路因素(涉及到厂商及其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中间商)、货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是指将货物运送至市场及其相关的成本)
供给策略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
配送策略组合了公司的配送系统及配送通路两方面。
供给策略规划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供给策略可使货物流动中断的风险降至最低。
供给策略有两项可行方案:透过公开市场交易、透过向后整合的方式。
国际物流策略:必须考虑三个特定的物流策略,
1、如何供应地区市场;
2、如何生产;
3、如何选择特定国家从事制造设备的生产。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分工、物流效率及生产策略、政府的影响、财务因素和公司环境等。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4
第一部分,配送中心规划方***:
首先,确定配送中心规划的定位是什么。是工厂物料成品配送还是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面对的对象是哪个行业,目的是什么,定位是什么,是2B还是2C,亦或两者皆有……一般来说仓库可以分为批发仓库、零售仓库、采购供应仓库、加工仓库、中转仓库和储备仓库等。快递业大部分属于中转仓库,电商大部分属于零售仓库,工厂的原材料一般属于采购供应仓库。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环境的配送中心设计采用的方***不一样,但是从逻辑上来讲其用的方***是一样的。
有些时候,客户也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配送中心定位也可以放在调研分析阶段进行。
其次,了解完配送中心的定位后就可以做调研分析了。此阶段主要对客户的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比如作业流程、出入库订单、库存、商品主数据等。通过对出入库订单进行数据分析基本可以了解配送中心的订单结构、存储量需求,这部分数据分析采用EIQ分析,视情况可使用PCB-EIQ-ABC分析,商品主数据可以推断出需要设立的仓储区和库位大小,而作业流程也可以推断出需要设立的功能区及布局。
再次,通过数据分析阶段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得出配送中心的基本业务状况,此阶段需要进行配送中心的概念设计。根据计算得出的吞吐量、节点数据、库存水平等基本可以得出合适的物流搬运设备、物流存储设备短名单,也基本可以得出存储库位大小、库位数量等,也可以得出多个物流布局方案;这阶段工作量最大、最难,因为要多个方案进行对比并计算相应的财务成本及收益,得出最优的方案,否则后面大量的工作就得推倒重来。
再次,就是配送中心的详细设计了。这部分主要是在概念设计的结果上进行细化,此部分工作量比较大,需要把方案落到地上,比如*纸的细化、作业流程的细化、设备类型和数量的计算、WMS软件的详细逻辑及功能设计、人员组织架构和数量的计算等等,还有辅助功能区的设计等。如果概念设计没什么问题,这一阶段按部就班即可。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细化过程发现一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方案推到重来。
最后,到实施阶段,需要将*纸上的方案落到地上。此阶段首先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选择出合适的物流设备和物流软件供应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配送中心要求较高,而且预算有限,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需要更改方案来使之有合适的供应商。
第二部分: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成功的必要条件
配送中心规划并不难,以上只是正常流程的配送中心规划方***,但是在实践中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环境千差万别,学会以上方***算是入门了。也许你会问:整个配送中心规划的技术问题我全部都会了才只是入门?是的,下面才是配送中心规划项目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以前上学的时候写本科管理类论文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条总是“领导的重视”、“政府的支持”之类,等做了多个项目之后才发现,这条真是至理名言:因为各方利益的冲突需要有人协调、资源的调配需要有人支持、配送中心的战略定位只有领导才清楚……这都需要一个强力的领导,能够在站在全局上进行决策。
其次,最重要的是强力的项目团队。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甲方的项目团队,太多的公司认为,请了咨询公司来,自己就要做什么了,或者配几个新人正好跟着咨询公司要学习一下……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咨询公司会有相应模块的咨询师,甲方也要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最好是熟悉业务的骨干,还有就是相关的接口人。这样,甲方最熟悉业务的人员可以给与准确的数据及信息,否则对业务现状认知混乱,项目必然会设计出现偏差;及时与各部门的沟通畅通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有效落地的关键。
再次,配送中心的规划需要有前瞻性。配送中心规划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是来自于现有的操作人员,他们认为目前的设计可以符合需求为什么要变呢?但是一般来说自动化或智能化的配送中心投资规模都很大,变更的成也很高,所以正常的配送中心规划都是为5年左右的需求进行规划的,和目前的操作必然会有一些冲突。同时由于咨询公司做过或见过的项目比较多,可以将行业的标杆引入到项目中来。
最后,除了专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沟通,再沟通,还是沟通。不同部门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在规划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的需求其实是相互矛盾,一个项目中涉及到咨询公司、甲方业务部门、甲方其他支持部门、设备厂商或集成商、软件厂商或集成商等,除了关键点需要领导决策,最重要的是各个利益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这只能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所以沟通,才是项目的难处所在。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5
1、配送中心的概念 ◆
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2、配送中心的分类 ◆
按设立者分类:制造型;批发型;零售型和专业物流型。
按功能分类: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
按所处的位置分类:供应型;销售型;
按货物属性分类:食品、日用品、医药、化妆品、家电、电子、书籍、服饰、汽车零配件以及生鲜产品等。
按服务范围分类:
城市配送中心:向城市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配送服务。运距短,用汽车,少批量,多批次,多用户,门到门。多以日配为主。
区域配送中心:向跨市、省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配送服务。辐射强,规模大,运距远,批量大,大客户。多以日配和隔日配为主。
国际配送中心:向区域、国际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配送服务。规模大,辐射广,存储多,吞吐大,机械化,自动化,大批量,少批次,多集装,超大客户。
3、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
三个方面: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物流系统规划:包括设施布置设计、物流设备规划设计和作业方法设计;
信息系统规划:功能规划、流程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规划;
运营系统规划: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作业规范等设计。
4、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
进货、检查、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配送、交货。
5、配送中心规划程序 ▲
筹建准备阶段;系统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
6、配送中心规划要素 ★★:重点掌握;
规划要素是指影响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数据和前景资料,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配送的对象或客户:E
配送货品的种类:I
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Q
配送的通路:R
物流服务水平:S 包括订货交货时间、货品缺货率、增值服务能力等
物流的交货时间:T
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预算:C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6
配送中心的总体布置
1、系统布置的一般程序
系统布置设计SLP
配送中心区域布置布置
(1)物流相关性分析
(2)活动相关分析
(3)作业空间规划
(4)区域的配置
(5)区域布置的动线分析
(6)实体限制的修正
2、配送中心区域布置阶段
(1)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2)厂房作业区域的布置
(3)厂区布置
相关性分析
1、物流相关性分析——对配送中心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绘出物流相关*。
物流相关性分析考虑因素:以各区域间的物流量确定各区域的物流相关程度。
2、活动相关性分析
活动相关性分析考虑因素:考虑各区域间程序性的关系、组织上关系、功能上的关系、环境上的关系来确定各区域之间的密切程度。
(五)作业区域空间规划
(六)区域布置
1、区域布置方法:
(1)流程式布置法(物流作业区)
(2)相关性布置法(整个厂区)
2、物流线路类型
直线式、双直线式、锯齿型、U型、分流式、集中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配送中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