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与器高考作文(通用1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整理的不器与器高考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1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此番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一个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他们或许身处异代不同时,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君子,不为器——
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蕴含,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锻炼自己,为接受知识、措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为了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在心怀天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我们应当学“器”,又不囿于“器”,将内心的远大理想和个人修养有机统一,方能“成器”,方能不负韶华,成长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为新青年。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2
君子无疑是中华几千年来对于个体人格的最高赞美,在社会惊变的现如今,做到“器”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而做到“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真君子在一生中始终会在这条以成“器”为目标的道路上,不断拼搏,不断审视自我——君子必器!
其中“器”在物质层面是指精通于某一单一领域的踏实实践。而在精神层面则是一种兼容并包,立己立人的器量,彰显着君子的人格魅力。对于国家来说,君子的器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华君子对于“器”的追求升华着个体的生命,为国家谱写着新的华章。且看共和国勋章得主于敏,穷其一生孤身于戈壁滩的茫茫旷野之中潜心研究氢弹技术。其妻临终之时也难能归家探望。然而支撑他的不竭驱动力是什么呢?显然并非个人利益得失,而是一种追求成“器”的坚持,是这种希望成为国之重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得以在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中精雕细磨几十年。而在面对戈壁大漠的孤寂环境和该方面资料与技术的奇缺的时候,能毅然做出这种“我之无我”的决定奠定了于敏成“器”的前提。而其亲自动手,一连几夜不眠的钻研与操劳使他在氢弹领域成为了一代宗师、国之重器——使他真正成了“器”。于敏对器的坚持,本质上体现了中华君子为国为民的人格魅力和责任感。
孔子虽有言“君子不器”,看似与“君子必器”的观点相背离,实则互洽。众所周知孔子处于春秋时代,以礼崩乐坏,诸侯征战为背景。于是孔子高呼君子不器,主张做人应培养多项本领,以应各国征战之需,以昭“唯才是举”之号。如今时代变了,国与国之间比拼的是尖端科技与军事的绝对实力。而这种实力的积累恰恰需要一代一代人在科研领域的忘我奉献,绝非可以靠“多而不精”取胜,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唯有做到“必器”,才能称之君子,才能富强国家。
深入到精神层面而言,“器”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器量,而一个“必”字则道出了这种宽广的胸怀对于君子的重要性,古今皆然。古有廉颇以其包容的气度与蔺相如冰释前嫌而保全赵国的例证,现有吴宇森、徐克在威尼斯颁奖典礼上一笑泯冤仇而名利双收之举。其间的共通之处在于意识到问题的主要矛盾,以大局为重,蕴含着自古以来中华君子在精神层面的“器”。
反观当今社会,无数明星欲把自己标榜为“跨领域型人才”。做演员的硬往学术领域贴,做歌星的硬向建筑领域靠。不过切记,在多个领域有所涉猎不代表成功,“艺海茫茫沉又浮,作品为王方为真”。做到所谓的“跨领域”只需在每个领域均有一些濡染,哪怕蜻蜓点水一般,而做到“器”又谈何容易?缺乏这种对于专一领域的踏实与钻研,不正是缺乏这种对于“器”的追求吗?更不用说成为君子了。久而久之,喧嚣将会取代艺术的灵魂,因此追求成器的精神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已君子对于成器的追求来约束自己,引导自己。社会便得以纯净,国家便可屹立于世界。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3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能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作用。在社会上有“有一技之长,方有立足之地”,也有“样样通,没样精。”社会生活中,着重强调了拥有一手绝活的好处与重要。但仅凭一技之长就能立足社会吗?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老板如果只懂得拉拢生意,而不会管理生意,那么最终他是失败的。反之也一样;一个技术师傅,如果仅会这项技术,而其他全然不懂,那他就变成了一个只会工作,只会赚钱的机器人。由此而观之,“样样通,没样精”倒胜过了“有一技之长,方有立足之地”了。
再拿我们的教育现实来说,有分数就有好待遇,试问?如果你的分数不好,就算你的品德再好又有什么用?反之,如果你分数好,品德不好那又会怎样?统局观之,惟有全面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但话说回来,如果在这些考试科目中,有一科给你拖了后腿,你是否会为了这一科而暂且放下其它拿手的几科,来加快这一科的进步速度,让这几科都平衡吗?你一定会。因为为了分数,或许,因为这一科你进不了理想高中,进不了理想大学。所以,为了你的前途,你会毫不犹豫这么做。但却有人说:“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确实,如果你为一科而把其它几科都磨平了,也就等于你让你的长技流于俗,那么就算你考进理想高中、大学,但你却流入了庸俗这一派,你不再是为理想而活着,你是为追求自己前途而追求。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但你这追求不入雅的行列。
器皿只有一种用途,所以受人奴役。我们也不应该只有一种用途,因为我们是大自然最骄傲的杰作。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4
子曰:“君子不器。”意思为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我们应该具备多种才能,做全才式的人。这句话和我们的学习也是相同的。
将学习套路这句话中,就是人不能只学好一门科目,要科科都好。我也是一个偏科较为严重的学生,我的理科要比文科好很多,自己对文理两科的感觉也不太一样,感受到了理科的乐趣,觉得文科平淡无味,可能是因为小学基础不好的事,小学数学老师经常把知识点给我们讲的很透,对我们的要求还很严,这时我们的数学基础都很好。但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很不赞同,除了极少的讲课本上的文章的时间外,就是在抄老师放在大屏幕上的作文,一学期最少也要七八个作文本,除了考试时要写作文,其他时候就从来没自己动手经过自己的思考写过作文,一直都是在抄作文。就因为文理两科基础程度不同,到初中后科目一下子增加好多,渐渐形成了偏科。
我认识六班的一位学霸,他在六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他的七门成绩都是棒棒的,除了语文在100左右,其他课都和满分差不多。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变化多端。我们只有多精通一些领域,才会具备多种生存的本领。只有精通各门科目,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要想考试进步,从不偏科开始。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5
何者为器?有形固化者,器也;顶天立地者,亦为器也。即将接过时代接力棒的我们,应突破器的束缚,承担器的责任,所谓君子不器可成器。
君子不器,不拘泥于单一的才干,修身善己,丰富自我。
不囿于一技之长,不像器具那样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单一的生活是不丰满的,单一的生命是不丰盈的。毕淑敏曾参军、行医,做过心理咨询师又成为作家。是其多元的才干成就了她的丰富人生及笔尖流淌的真情。局限于某一才干,是满足,是止步。这与术业有专攻并不冲突。因为才干强调的不仅是特长,更是能力。提升自我整体修养与综合能力,方为“不器”的正解。丰富自我始自开拓,拓宽眼界,拓展阅历,拓广精神的境界,方可培养能力,发展才干。
君子不器,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超越常规,拥抱创新。
人不可活成一个死板的器皿、机械,让生命流动起来,活成一脉潺潺清流,突破一个固有思维与传统模式的桎梏。当今的人才讲求的是开拓创新的思维与打破常规的勇气。正是君子不器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迎接着“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天眼”启眸;是不断创新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着一代代青年人成人成器。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没有创新,亦不会有明朝的我们。创新始自源于生活的灵感,超越现实的勇气与察微观细的敏锐,更源于保持思考的灵活头脑。摘下枷锁,向思维的世界靠拢。
君子成器,无畏成就大国之重器,身负责任,心怀担当。
君子不器,才能完善自我;自我成长,才能肩负使命,担负责任方才可成为大国重器,民族脊梁。也许,我们心中的大国重器是献身于科研金融的尖端人才,是支撑民族发展前景的国家支柱;我们心中的大国重器是肩负荣光,遥不可及的。实则不然。有修剪自我的勇气,有守望发展的担当,有热爱国土的沸血;能尽职坚守岗位,能本分履行义务,能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社会进步;这就是国之重器。于我们青年人而言,我们每个青年人都活力四射,青春洋溢,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成大器的可能,民族的希望。
愿我们每个青年人都能果断地提升并完善自己,以流动的姿态迎接成长,最后能骄傲地向时代证明:
我们不器,终成器。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6
在地质博物馆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种美丽的晶石的剖面:由外而内,色泽愈趋美丽,晶石的成因是火山热浆的冷却:晶石的外壳,是液体骤冷得到的灰质外壳,而内部令人着迷的结晶则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价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价值体现的过程也不会稍短一点,七十二贤人之一子贡曾问他的老师他的价值,孔子一笑:“女器也。”子贡不解,再问,曰:“瑚琏也。”瑚琏象征尊高,是公祠是才能请出来的物器,子贡少孔子三十余岁,却跟了孔子三十余年,敏而好学,俭以养德,并被授予了瑚琏的称号, 可孔子又说:“君子不器。
”莫非他是当面夸弟子一番,转身又暗讽其不是君子,其实不然,用南怀瑾老先生的话讲,这叫:“君子不器,允文允武”试问君子的价值何在?只是“待价而沽”罢了。说回来,价值的形成如同酒的发酵:将来藏进树洞,十年后是成了酒,我很不喜欢希腊人的解释:用凿子猛击石头,然后酒自然地流出,这是对酒价值的误读,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能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只有猴子而不是酒。 有一句谚语叫“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如学者言:“自然是不会突变的。只有当我们的智慧不及时才会看到事物是突变。”正如人的价值是积累得来,有人用一句西语力驳:“含着银勺降生”试*用出身高贵来驳倒价值论,这无疑是荒谬的:没人会带着银勺出生,这外在的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自身的价值永存,应从“君子不器”开始积淀自我。 忽然想起一句广告词:“越磨砺,越光芒。”
磨砺便是价值积淀的过程,而终于会发出价值的光芒。譬如亚伯拉罕·林肯,他出身草鞋家庭,却不卑亢,向上攀援,经历艰难后终于在顶点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价值,成为大器。 同样,价值是不可求成的,就像酒酿到一半再倒出来一定是涩口的,回到开头那个故事,孔子答应了子贡的话后做了一件事:“子使漆雕开仕”孔子大概是认为他已成器,可以如仕,可是漆雕开双手一拱,作了一个揖后说:“谢了,老师,我还需雕琢罢。”孔子听后十分欣慰,漆雕开随孔子更久,却十分明白自己“是什么”,只有继续学习,不能形成最终的价值。 君子之器,在于修身,在于积淀直到有一天,我们能够做到子贡那样,然后拍着胸脯说:吾器瑚琏。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7
英国的作家布莱克曾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如果你在时机成熟前过急行动,你将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泪;而如果你放过一次成熟的时机,你将永远抹不干懊丧的眼泪。”
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遇到无数次的诱惑,在这一次次的诱惑中我们又是否将眼睛擦亮,看清机遇的到来?因为“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来磨面”机遇是带来成功的希望;机遇是造就成功的奠基石;机遇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诸葛亮抓住了机遇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造就了他一世伟业;初二未读完的吴鼎民抱着:“国家不会永远乱下去,总有一天知识会有用。”他努力着,等待机会,终于一举考上了大学外语专业,打开了属于他的人生篇章;拿破仑在***军前线指挥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时,他抓住了机会直接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从此成为了一代伟人......
故曰“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时机者始能得到”只有一个明智的人才能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机遇何时会到来,所以只有紧紧把握住这次机遇的出现,才可以取得成功。当人们只看见巴纳斯的成功,又有谁知道当爱迪生第一次见到巴纳斯时,巴纳斯是一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
巴纳斯毫无怨言的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干了五年,终于他有了一个机会并以非常高明的销售手法博得了爱迪生的赞赏。从此他代理爱迪生所有产品的业务。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其实“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坐失良机”机遇对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手里,而不在于他人的掌握之中。可是,如何抓住机遇的存在呢?所谓“时而君子藏器于身,待动”,机遇永远都不会为没有准备的而到来。或许现在的你一无所有;或许现在的你被他人所讥笑;更或许你觉得机遇的出现遥遥无期,但是只要你有积极的心态,不屈不挠的决心和锁定单一目标的坚韧不拨的意志,机会总会来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个人日夜渴望要得到一种事物时,这个事物就会出现。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唯心,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一颗有准备的心,能随时发现机会。高尔基说:“一个人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一切,需要的只是坚毅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当你有完全的准备之后便牢记“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机遇也许只会敲一次门,但诱惑往往会一直按着门铃,“有机不可失,无机不乱抓”,我们不可盲目的去追寻机遇的脚步,只要做好我们能做的一切,静静等待机遇的到来。然后辨别它,握住它。
狄斯累利说过“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许没有诸葛亮那样的伟业;也许没有拿破仑那样的成就;也许没有巴纳斯那样的富有,但我相信只要抓住属于你自己的机遇,也必将开创自己的人生篇章。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8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很短,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
为什么不能像器皿一般?孔子究竟要摈弃器皿的什么特质呢?
所谓器,就是工具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载体。一个人的素养,并不是看他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而是要看他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精神之可贵,高于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包括生命。这是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与器相对的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精神层面的。
实际上,道器之别可以粗略理解为有用和无用之间的选择。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注重一个事情是不是有用。有用,成了我们做出选择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有用,可以学习到买股票的知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有用,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资源;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因为有用,可以发现一些商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人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那些对我们毫无用处的事情,是很少人愿意去做的,特别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例如公益事业,很多人做公益也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可以为自己的道德加分,给自己的人设增加光环,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再由这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去博取更大的利益。从一定层面来说,有用的价值取舍并没有错,只要不伤害他人,不绑架他人的道德以及同情,我们都是给予宽容和支持的。
但是有用之后呢?我们要寻求无用。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无用功,但是又必须去做,只有充分经历了那个过程,才能理解和体会最后的胜利。这是其中一种,依旧还是在功利的外表下,无用是为了有用做铺垫。还有一种,就是纯粹地,毫无缘由地做事情,这样的事情都是无用的。但是,这个无用无疑是最可贵的,一个人的内在,都是靠这些无用支撑起来的。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轻易获取到的,是一种虚空,是一种言语不能论及的。
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也就是要我们注重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不是说要我们注重虚头巴脑的假象,而是要我们在客观的世界中找到“道”,或者说达到“仁”。我们很喜欢用气度来对一个人进行衡量,器宇不凡的人虽然是从外观上的评判,但却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孔子要我们成为君子,一个君子不仅仅要在务实上下功夫,掌握实际的本领,更要我们理解更高层次的感受,找到规律与方法,不至于陷在具体的事物中走不出来,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借着心中之光,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9
“君子不器。”古人给我们留下君子不是器物的警示,要求我们全面发展。可如今盛行的唯分数论恰恰亵渎了人的全面发展。唯分数论的实质是以字面的成绩评价个人能力,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忽视。只重视分数而不注重个人兴趣,不注重素质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弊端。“高分低能”的“学霸”越来越多,高分要求下压力过大的学生逐渐增加,唯分数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个“巨婴”和一个个惨痛教训,社会需要的是有着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而不是唯分数论下只重分数忽视全面发展的“亚健康学生”。
君子不器,君子不为。这世界有一种人,他们永远不显山露水,也不市侩不做作,生来只是为了默默的活成一个完美的人格,他们想要的人格。跋山涉水时可谓片叶不沾身。威逼利诱时,也要出淤泥而不染。不争不抢,不露不显。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孤独、坚韧、遍体鳞伤,但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不会想要活成世俗眼中一味地样子,永远向属于自己的灯塔迈进,迈向光明。
君子不器,不是生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只有一种事可以做,只有一种人可以做。君子不才,但也是自己的天下,运用自己的才华喂饱自己,运用不多的才干踏实做人。君子好逑,没有美色将你阻拦,困难也只是天外浮云,唯有自己值得拥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做好自己就是君子。
人们总是赞叹别人为人处世圆滑,给别人余地的同时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君子不器。”便是如此。一个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往往才是打动别人的地方。所谓智商情商都在线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刘德华可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娱乐圈的赞赏,也可以说明“君子不器。”这个道理。
人是一个多面体,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能力。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走被规划好的单行路,因为我们有无数个选择和无数次机会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未来。秩序固然好,但多元化的野性生长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追求。正如那句老话:君子不器。不拘于一道狭窄,放眼于***大海之中,君子不器,大概如此罢。古今中外,谁能与孔夫子相竞此言。他的伟大成就,不单单只有儒学。文能舌战群儒,武可抗兵救国,对军旅之学也颇为精通。他通六艺,礼、乐、书、数、射、御造诣极深,可谓是全面发展。此所谓,君子不器。
当零去除以任何数的时候那便是虚无。当任何数去除以零的时候那便是宇宙。为什么数字的左边不想多个零,因为他太渺小。为什么数字的右边不想多个零,因为他太沉重。零是什么?他什么都不是,但他却什么都拥有。人们越轻视它,却越离不开它。人们越离不开它,便越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人问它你这样难过么?它没有回答。有人问它你这样辛苦么?它没有回答。
有人问它你这样一定很骄傲吧?它转了个身,但却没有人知道。也许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怀揣着虚无,燃烧着宇宙,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难过,也不知道什么是辛苦。但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却没有人知道罢了。君子不器。君子,君子,何谓君子?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还是“貌似潘安,颜如宋玉”?我想,应该都不是。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君子也应如此。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更重要的是像“予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一般的气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在物欲横流的当代,君子端方、温润如玉已是少见。虽说:“君子不器”,但只要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干实事,“器”也可为“道”。那也能算是君子了。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10
子曰:“君子不器”。所谓“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于某一方面。因为器具是一物一用,只限于一项功能。
再细品一番,我仿佛豁然开朗,“君子不器”,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先从小开始说,这句话能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偏科,正如君子一般,要成为学习中的“通才”。
就好比舟行于水,车行于路,各限其用。而一般人心中的“君子”不是器具,不会拘泥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境界,允文允武,无所不宜。孔子亦是如此,精礼易,知天命,弹鼓瑟,种种教易皆能信手拈来。可见,孔子的每句话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孔子重视的是人的博学,注意不让人的才能和思想局限在某种“专业”的狭隘中,不像器具那样,虽各有所用,却不能通用。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也常常这样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君子不器”了?再放眼远眺,我们这些学子必定要迎来高考。在之前,我一直想着要选理科,但现在分科的废除,反倒令我觉得这更于情于理。如今,更能够发现孔子对古代乃至现今的影响之深。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行业,我们都要做各种行业的精英,但我们不能把视野局限在眼前正在做到工作之上。我们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滴汗,都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不把自己局限为一个会移动的普通器具,而是博学多闻,学就多方知识,练就多方本领,所以取得的成就一定不在少数。
有君子之人,方识见高明,涵养深邃,其体无所不惧,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可以经纶匡济之业,小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所不益。
君子不器,善哉,善哉。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11
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为有限的目的而使用。此话言简意赅,意义广泛且深远,尤其是在当今高度强调复合型人才的时代,“君子不器”的人生哲理更能成为管理好自己的座佑铭。
要参透“君子不器”的含义,首先就应成为一个君子,倘若只局限在小人的范围内,那么无论你有多少的才能,充其量也只能得到短暂的光环,人生终究处在黑暗面。那么何为“君子”呢?“君子”一词是孔子提得最多的字眼,《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不需要把话先说出来,而是默默地用行动将想做的事、想达到的.结果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对孔子来讲,那些夸夸其谈,能够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巧言令色鲜以仁”。一个人说得如此光鲜,那么他内心真正仁义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一个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留在今天是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话,那么是君子之耻。所以做一个君子,一定是真诚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地做完。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君子不会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理解我。
当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一些基本的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如此一来,我对“君子”一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社会中,君子应是一个自食其力,乐观进取,有责任心,遵纪守法,有爱心和贡献的人。在企业团队中,君子必须是一个对企业忠诚的人,他不存私心,不争名夺利,时刻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君子的所为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所为的背后没有不良的动机,敢于承担责任,不会欺上瞒下。君子的品德是高尚的,绝不会为了一已私利,而在团队中勾心斗角、兴风作浪。君子是诚实的,他不会好大喜功,夸夸其谈,光说不做,偷奸耍滑,他总能够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公正不阿。君子是善良友爱的,他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心存感激,乐于帮助,如同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共进,但这并不表示君子会纵容错误、同流合污。敢于指出错误,直言不讳,并帮助解决困难,纠正行为,这同样是一个真君子应有的所为。
让我们再来谈谈“器”的含义。先自器具本身开始分析,器具的特性主要有三。一是用途:有较为固定用途;二是定量:有一定的容量;三是定性:有一定的性质。
就固定用途而言:君子所长不该有所限制,拘于单一面,不管用于何处,都能展现君子博才广阔的气概。孔子说:君子必须要能做到广泛地阅读典籍,吸收知识,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此便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
就定量而言: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
就定性而言: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
综言之,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换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君子不器”并非一定要在多才多艺上才能得以体现,其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面对选择时,在困难面前,一样需要有“君子不器”的思想精髓。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曾经读过的一篇关于“不值得定律”的文章。所谓的“不值得定律”是指,人在经历事与愿违的事情上时,常常会抱怨、会消极对待,会毫无热情与责任感,因为觉得不值得,所以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事实上,值不值得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任何事物都有其闪光的一面,即使这并不是你的目标之一,或者离你所期盼的相差甚远,但只要你善于看到事物的闪光面,你会发现它变成值得,因为值得而全力以赴,对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项工作,都不会觉得委屈或抵触,无论在哪一面,只要用心就能成为团队中的发光点,如此也是体现“君子不器”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说,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应该明白它都会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成为一个器皿,只有一种用途。君子不器,虽是如此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我们融注了前面所述的君子的标准,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做的甚至觉得毫无意义的琐碎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命,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自己在整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心中的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这个教堂,但也同时会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诠释一番后,我认为“君子不器”,教导我们的首先是做人的道理,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君子;其次是做事的道理,要提升修为,具备博学多才、海纳百川的气概,形成不拘一格的优势。用“君子不器”管理自己,从心灵到修养,从态度到能力,都会更加内敛丰富。引用季羡林老先生的一句话:“学习从任何时刻开始都不晚”。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12
第一次听“君子不器”的说法,是个音乐节目的评委说的。他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在于训诫那位歌者,不要在意于做成一件事情。好像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成器”或者“不必成为一种器的。这样听起来,好像与儒家向来的口气不太一致。印象里,觉得他们要努力做事情的。而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怎么冒出这样一句颓唐的话来?
后来又看到一位当代的思想者写孔子的一些事情。也说到“圣人不仁”,“君子不器”。记得他的理由是,引用了曾点的话,大致说,为人的最高境界是暮春而游,纵酒放歌,挥洒性情,与自然冥合……也就是说要学会享受生活,学会休闲。也许这里面就有了一些道家“任性天然”的意思。
后来知道,曾点就是述圣曾子的父亲。为人放达恣肆,人称“鲁狂”。这让人联想到后来的“魏晋风流”。这种亦颠亦狂的隐士们,也亦儒亦道,也有的学佛任侠。总得来说已经不是“儒者”正宗了。难道这竟是孔子心仪羡慕的状态?这和温文尔雅,一生致力“克己复礼”的孔夫子不太相一致。
以上的两种说法,都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孔圣人的论语挺有意思。大部分时候,只有论点,他自己并没有过多论证。再加上,他又喜欢“皮里春秋”,说什么话点“到”为止,总给人留下足够的想像补充的空间。这也就赞成了后学们的自由和自主。一边好像是经给孔子的话找论据,表明自己不过是代圣人言。一边也就是自己的观点,拉了孔子的话来充当门面。好多时候是“孔子注后人”倒不是“后人注孔子”了。
这样,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我们就在不停的“备注”中,繁衍进步。谁说中国人只懂的尚古,并不创新?我们的创新往往是在复古的题目上,作了新文章。这在外国也得见,比如,说是“文艺复兴”,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的“复”,而是更多的“兴”。
笔者且也注上一注。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读到《易传》里一句,“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我觉得当然也许是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才有了那一句“君子不器”。顺便说一句,他曾读书到“韦编三绝”,你道他看的什么书?传说就这部《易》。我觉得这是孔子的本意。在他看来,君子学,不应学下,当学上。君子不器,实际上说下半句的隐语是“君子乐道”。
器是具体的,道是抽象的。器是个别的,道是普遍的。上乘之学,当然不能只局限于于具体的个别。应当是适用于天下而皆准,适用于万事万物无灵验的一种东西。但说是东西也已经就落了实在,所以,君子就不是东西。这里我们才知道,现在人骂别人“不成器,不是东西”,实际是倒是一个大大的夸奖?
也不应当这样理解。“无为则无不为”不是孔子的主张。他还是讲求实用的。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注解一下:电灯是一种器,可以照明。电视是一种器,可以播出音像,电脑、电话,电饭锅,电动车……都各是一种器。他们各有各用,但也各不能他用。我们不能用电脑煮饭,也不能骑着电饭锅上班。所以说,君子不屑于做这样的“器”。他们要做的是“电”。这个角度来说,他才是无所不能的。这叫做上乘之学。也就“思想”“哲学”是之谓吧。
这样看来,孔子把一个学生要学一种“种菜”的具体而微事物,而非大道时,就骂他是“小人”也就可以理解。因为,这实在是要被君子大人们所鄙弃的。
也查询过一些关于“君子不器”的种种讲解。大家说的很是热闹,也各执一词,还分条列框,又理直气壮。但看下此句的出处“君子不器。朝闻道,夕死可也。”我就觉得,自己的注解也是有几分“道”理。
不器与器高考作文 篇13
青葱的时光里,似乎总能被一只飞虫、一片绿叶、一缕阳光所吸引,呆呆地注视很久。踏上了工作,步步生风,好像越来越无暇关注促使放空的点滴,就连阅读都大多从纸质书过渡到了电子书。到了学校,要管学生;到了家里,要管孩子,自己睡前的阅读常被瞌睡影响,委实蜗牛龟速了些。于是,我的每日阅读慢慢落实到了校车上,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却让我能日有所获。
工作初时,常啃一些教学专著,努力提升着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但父亲常说,我的思维浅显了些,应该跳出钟爱之圈,多多泛读,加深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自从老爷子掌握了微信,加入了一个个小文艺、老愤青的圈子,伤痕派、缠绵派不断推送,我在校车上的阅读内容日益丰盈起来,很是要感谢父亲一番的。
假期中,开始研读四年级的《12岁以前的语文》,陷入了“老庄”哲学之中。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父亲推送了我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在校车上打开了我的视野,调整了我的心态。在品读儒家、道家的融会交错中,我漫读着《老子他说》,遐思着《论语》,渐渐有了“君子不器,师者若愚”的一点感悟。
“君子不器”应属儒家学派,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意谓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微信圈里曾经火爆一时的贴子——老师的角色。特摘抄如下:
老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
老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
老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
老师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
老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抄黑板报、写黑板;
老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
教师可以当*书管理员:因为要管理班级*书,登记借阅情况
教师可以当会计:整天为学校收这个费那个费,学杂费、实践费、午餐费、杂志费……
老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
可以说,老师完全符合“君子不器”的定义,一种职业练就多种技能,怪不得不少婆婆想找个老师媳妇,美好的想法——能干。可是,这么多的角色在互换中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的,这时就需要老子的“愚”了。在《老子》的不少语词中都有“愚”的身影,“使民无知无欲”是为“愚”也,“绝圣弃智”是为“愚”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为“愚”也,那么难道说老子真的是“愚人之心哉”吗?不,绝不是的。这里的“愚”不是蠢笨,而应为赤子情怀,人之初的那份善、那份真、那么美,而教师的职业是很需要这份“愚”的。
记得以前看琦君写她的外祖父,是私塾老师,又是义务郎中,对一切人都亲切和气,甚至连蚂蚁、虫类都要“保护”,他抓到小偷也不打骂,反而送小偷两块银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归正;为了“最蹩脚”的戏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带外孙女顶风冒雪去“捧场”,“拼命拍手叫好”,最后还给戏班子一块银元,“让他们买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他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希望把染有坏习惯的五叔教育成为力求上进的青年…… 琦君笔下白胡须的外祖父是那么鲜活而令后辈敬仰,就源自于他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愚”。
教师的那份“愚”或许就是“师德”,就是那一腔的教育激情,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信念,扎根讲台,探究成长;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领着学生跑、陪着学生走、推着学生赶;虽无血缘亲情,却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扼腕常叹息。要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必要擅于走入学生之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烦恼忧伤;必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提升自我的积淀;必要爱好广泛,视野涉及各个领域,各科都有所涉猎;必要用一颗炽热的真心与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的信赖,方能成全这亦师亦友的师生之缘。要达到这些境界,靠利、靠名为动力肯定是不够的,要靠师者的那颗初心,那跳动着的炽热的教育灵魂。
我不太愿意多看教师的抱怨之贴,因为问题在那里,怨天尤人式的碎碎念实在多说无益,破坏了自己的心态,只会将事情引向灰暗化。教育的事业不可能完满,我们都在追求不完满中的圆满。教育的问题要克服绝非一朝一夕,绝非个人所能力挽狂澜的,但不必失望——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守着自己的底线和操守,尝试并坚持我们认为对学生成长有用的东西。同事常有人问:“我们要给学生怎样的语文?”个人觉得,不必用华丽的辞藻,高深的理论来注解。我们所要给予学生的语文,可以是尽我所能的给予我所知道的一切,打开他们的视野之窗,帮助其建构出语文基石,让他们敢于表达,并能清楚地传递给他人。
我不是最棒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是最棒的学生,但本着真诚之心,我执教,他求教,他以我为一日之师,我以他为一字之师,教学相长足以快慰平生,而其中各种酸甜苦辣咸,子非鱼,鱼非吾,何必非得“小葱拌豆腐”呢?
听闻,有人对于我们这群人相逢赞之认真,背后讽为*帽。那又如何?汝之有余,吾独若遗,各走所途,自享其乐。我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层次,但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想着它们背后一颗颗牵挂的心,身为人母,家中幼子亦将入学,将心比心,不敢有负,不能有负,不得有负。故君子不器,师者若愚,坦然处之,安之若素。同行否?邀君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