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本宣科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照本宣科成语解释,欢迎大家参考!
发音:zhào běn xuān kē
简拼:zbxk
类型:贬义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辨形:照,不能写作“昭”。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出处:元·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解释:比喻不能灵活运用,字面意,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
示例:现实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老师,照本宣科,扼杀学生的灵活思考的'能力。
【三煞】君王索怀痛忧,报了仇也快活。除了刘封,槛车里囚着三个。并无喜况敲金镫,有甚心情和凯歌?若是将贼臣破,君王将咱祭奠,也不用道场锣钹。【二煞】烧残半堆柴,支起九顶镬,把那厮四肢梢一节节钢刀剉,亏*了肠肚鸡鸦啄,数算了肥膏猛虎拖。咱可灵位上端然坐,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收尾】也不用香共灯、酒共果,但得那腔子里的热血往空泼,超度了哥哥发奠我。
造句:
1、有一些地方官员习惯于打官腔,念讲稿,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说套话,这些都是弊病,是无能的表现。
2、照本宣科出自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3、做人不要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呆头呆脑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4、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5、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6、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取依照课文注释或者教学参考书的注释为学生讲授,照本宣科,不求甚解,这是大忌。
7、教书不应该照本宣科,要讲究多重方法,免得学生感到课堂讲授单一、无味。
8、照本宣科的字面意思是照着本子念条文。
9、现实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老师,照本宣科,扼杀学生的灵活思考的能力。
10、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11、照本宣科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12、我不习惯照本宣科念稿子,如能把报告会开成研讨会,可能效果最好。
13、我们不要照本宣科式的美文赏析,也不要远离生活情感教育。
14、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活泼,从不照本宣科。
15、照本宣科的反义词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16、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这不叫教学,而是硬生生地朗诵,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17、语文课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能照本宣科。
18、我觉得,老师的素质应该提高,不能照本宣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9、你把这首歌照本宣科地读出来了。刚刚你的演出的确是非常卖力,不过在后段耍花腔的部分,小心有“阵雨”。
20、郑和振臂一挥,激情慷慨陈词,呼吁众将士下西洋,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他自己也南征北战,最后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