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威力作文

气候的威力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气候的威力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气候的威力教案 篇1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介绍了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并对南极影响全球气候的几个因素做了科的学分析,从而说明了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结构思路

本文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文章先从人类的文明史是在与人类自身、与大自然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展开话题,切入正题,告诉我们人类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气候,其中又以南极气候为甚。这样就自然引出对南极恶劣气候的介绍:其一,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多公里,可以称为“风极”;其二,气温最低记录可达到零下94.5摄氏度,可称为“寒极”;其三,南极气候变化莫测,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所以人们谈虎色变。但气象学家对此却喜出望外,因为这是解开全球性气象之谜最理想的实验室。从而引起人们对南极气候的威力的极大关注。接着说明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而南极大陆的存在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其次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反射回去,而其季节性的胀缩又把上述效应放大了。再者南极还是全球性大气和海洋的中心。由此,读者明白了为什么说南极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最后作者又总说南极巨大的固体冰盖对人类生存暗含的危机,提醒人类关注生存空间。文章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事物的规律。

三、层次分明的逻辑顺序

文章先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入手,由气候对人类的控制展开话题,继而说明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然后深入分析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最后补充说明南极冰盖对人类的威胁。提醒人们去战胜它、征服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四、详略得当的组材

文章着重分析了南极影响全球气候的几个因素。先介绍科学研究的成果,即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然后分项说明南极冰盖对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从而说明了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这一部以详实、确凿的数据,典型的举例作了透彻的说明。

五、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举例子。本文在介绍南极恶劣的气候时,举了多方面的例子。如1960年,日本昭和基地的考察队员福岛被大风卷去,不知去向。7年以后,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的例子;1970年,6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第6架飞机因特大的暴风而遇险的情况,使我们对南赣恶劣的气候有了真正的感性的认识。

列数字。本文在说明过程中列了大量的数字,如第4、5、6、10、17自然段都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打比方。如“实际上,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形象生动地说明南极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六、引导学生.写作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建议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了科普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后,应当“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尝试着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原理写成一些简单的科普说明文。在这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培养自己广泛搜集信息、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等,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语引入

(播放一段有关气候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破坏的影视片)刚才,大家从影片中看到了大自然那暴戾恣难的肆意破坏,感受到了气候的威力。那么,冰雪世界的南极的气候又是怎样的呢?它对全球的气候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通读课文,掌握并积累词语 (2)解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介绍南极气候的特点及其巨大的威力。

第二部分(第6—15段)分析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16、17段)设想南极冰盖融化给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

2.具体研习第一部分,落实重点。

(1)本文是怎样展开话题的?

明确:从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谈起,引出“气候的威力”,并进而引出南极气候的特点。

(2)南极气候的特点有哪些?

作者是怎样安排这几个特点的说明顺序的?

明确:南极气候的特点是风大、酷寒、多变。作者先写风大的特点,接着写大风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写气候的多变,思维层层深入,按着逻辑顺序进行。

(3)为说明南极气候的特点,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a.为说明风大的特点,举了日本考察队员福岛被风席卷而去的例子;b.为说明酷寒的特点,举了原苏联、新西兰、挪威等国观测的最低温度为例;c.为说明多变的特点,举了美国

运输机突然被暴风毁损的例子。

②列数字。a.为说明风大的特点,列出“32.6米每秒”“55.6米每秒”“‘三百多千米每小时”等数字;b.为说明酷寒的特点,列出“-88.3’C”“-89.6℃”“,94.5℃”等数字。

③作比较。拿南极的风速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风速进行比较,强调了南极的风速之大。

④打比方。把南极比作“暴风雪之家”“风极”,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风大的特点。

(解说: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两个方面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加以研习,实现两个教学重点的落实。)

三、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按照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思路,预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研习第二部分

1.第7段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2.气象学家为什么对南极的恶劣气候喜出望外?

明确:因为南极对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3.南极有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

明确: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南极冰盖的存在和季节性胀缩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制约;南极对全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间的热交换有影响。

4.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因素来说明顺序的?

明确:由表及里、由次到主、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

5.举例说明第二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1)从“首先”“另外”“还有”可以看出,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的。

(2)“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五五皿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这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能量变化的敏感。

(3)“冰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约是水的5一历培。而在冬天,冰盖的面积是夏天时的5倍,最大时覆盖了整个南半球面积的8%……”这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季节性胀缩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反射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举南极、北极在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间热交换的不同作用的例子亦可) (4)“中国的气候变化似乎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5)“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这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的反射作用。(举课后练习二的第3、4句亦可)(解说:由第一课时布置的作业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1、2旨在体会说明文过波段的作用;3、4与5则继续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两个方面对课文内容加以研习,落实两个教学重点。)

二、研习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怎样的内容?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如果融化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

三、课堂小结

1.依据第一、二部分的内部结构层次以及两部分的关系,综观全文,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作者先写风大的特点,接着写大风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写气候的多变,层层深入;第二部分,作者由表及里、从次到主,逐层分析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全篇看,作者由南极自身的气候特点和威力说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按照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加以说明的。

2结合文中所用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课后练习二中比喻句的表达效果,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通过比喻,用读者熟悉的、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准确地、形象地描摹所要说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避免了科学术语的抽象、难懂、平白,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略)

(解说:.总结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整体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起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从人类破坏环境从而导致大自然用它的威力来报复人类的角度,搜集材料,写一篇说明文。

气候的威力教案 篇2

教育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了解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安排说明顺序的依据。

3.弄清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周密。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关注生存环境,做地球的主人。

2.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志向。

(四)德育渗透点

领略大自然的神秘,感受作者为极地事业奋斗不止的精神美。

学法引导

1.理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比喻句的说理作用。

3.总结本文的说明方法。

4.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理解南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本文重点说明的是什么,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数字说明及其作用。

难点:

有关海洋和大气循环的科学知识。

解决办法:

寓教于乐,化难为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南极的资料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开展“我当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自选自己理解最准确的一点知识,有理有据有序地给大家讲解。

2.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先用多媒体放映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对南极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请同学发言,谈各自对南极的了解,对南极科学考察意义的认识。

{一)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表意凝练的词语。

2.把握课文说明的科学知识。

3.理清本课的说明层次。

(二)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找出表意凝练的词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掌握下列词语: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很快,使人难以捉摸。

旦夕祸福:短时间内祸福降临。旦夕,早晨和晚上。

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漏洞百出:本文指天气预报不周密的地方很多。

蛛丝马迹: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

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息息相关:一呼一吸相互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

2.逐段细读课文,找出每个语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每个语段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归纳每个语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每个语段的内容。

第1段概括为:人类文明史是在与自身、与大自然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

第2段中心句: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变幻莫测的气候。

第3段中心句: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第4段中心句: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第5段中心句: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南极极度的寒冷。

第6段中心句:南极的气候变幻莫测。

第7段中心句:南极的气候令气象学家们喜出望外。

第8段中心句:气象学家们来到南极后,发现这里很可能蕴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键性因素。

第9段内容:南极大陆对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第10段中心句: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第11段中心句:南极冰盖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

第12段中心句:南极冰盖的存在和胀缩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大。

第13段介绍全球性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的形成。

第14段说明在全球性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中,南极的控制作用要比北极大得多。

第15段中心句:南极对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以赤道为界的。

第16段是个过渡段,承接上文,“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开启下文,“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

第17段说明如果南极冰盖完全融化,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生讨论本文的层次结构:

讨论明确: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说明人类在与自身和大自然的较量中发展,而与大自然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变幻莫测的`气候,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说明南极恶劣的气候在狂风、严寒和变幻莫测上的表现。

第三部分(第7-15自然段):说明南极气候恶劣的原因及其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因素。

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说明南极冰川对人类生存暗含着的危机——一旦完全融化,人类将陷入没有耕地、工厂淹没的灭顶之灾。

(四)总结、扩展

教师在大家已有的概括经验和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研讨概括的方法。

概括是提炼、综合的过程。把阅读理解的内容用扼要的语言表述、确定下来,这就是概括。

抽象说明和综合归纳是阅读中常用的两种概括方法。

1.抽象说明。

抽象说明,一般是自行组织语言对有关内容的性质、特点从高一个层次或某个既定角度所作的揭示。

正确使用抽象说明的概括方法,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

辨明事物本质的简单方法,就是判断一下有关语句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能弄清楚这一点,对事物本质就有了一定的理解。

2.综合归纳。

对于比较复杂内容的概括,或是在较大范围里完成概括,往往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即把若干要点合并或把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平时所说的“提取中心句”,所进行的常常是这类概括。

综合归纳的方法,是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把它们综合起来。这种综合,可以是把几个要点罗列相加,但经常需要对其共同之处加以提炼。

阅读各种文章都离不开这种概括方法。全面概括作品内容,升入挖掘作者的思想观点,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社会背景,一般都需要反复综合归纳。

3.进行概括的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对范围、层次的分辨;其次要注意用语确切。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每天晚上坐在家里看天气预报节目,只短短几分钟就对全国各地的阴晴冷暖了如指掌 。这是我们常会叹服气象科学的发达,一改古人感喟的“天有不测风云”而为“天下风云可测”了。上节课读《气候的威力》,我们初步了解到南极气候对全球(包括我国)气候的巨大影响。本课继续研讨有关问题。

(一)明确目标

1.把握本文重点说明的内容:南极对全球气候形成影响的几个因素。

2.理清说明顺序,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3.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列举了大量数字,有何作用。

(二)整体感知

请出6—8个学生,把自己对本文知识理解最准确、了解最多的地方,扩展整理后,讲述给大家听。请大家作评委,对他们讲述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运用说明方法、词句表达等多方面做出评判,评出优劣。

(三)教学过程

1.你认为本文重点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

本文重点说明的是南极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三个因素:一是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二是南极冰盖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三是南极对全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控制作用极大。这与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南极大陆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2.从本文的写作思路人手,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从人类的文明史是在与人类自身、在与大自然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科学论断人手,告诉读者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气候,而且南极的气候尤为突出。这就自然地引出对南极恶劣气候的介绍:风速常常可达55.6米/秒,有时甚至可达300多千米/小时!气温最低记录是—94..5℃。有时暴风变幻莫测,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所以南极气候的威力令人谈虎色变。这就引起人们对南极气候成因和南极气候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极大关注。接着说明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交互作用。而南极大陆对这三个关键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其体现在:

首先,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列举科学家们通过大量观测结果估计的数字为证。其次,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光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而且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又把上述的这种效应放大了。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还有,南极还是全球性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中心,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不是以赤道为界的,北半球夏季的环流形势以及中国夏季的降水多少和温度状况,都与前期南极大陆的温度状况存在着遥相呼应的相关性。至此,将南极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的奥秘解开了。随后又提到南极巨大的固体冰盖对于人类的生存暗含着某种危机,使读者愈加关注南极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本文从南极气候恶劣的现象人手,分析说明其本质原因,这是一种逻辑顺序。

3.本文的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还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数据说明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南极风狂,对人类的生存是一种严重威胁:“12级台风的风速不过是32.6米/秒”,南极“风速常常可达到55.6米/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小时”——对比列举的数据足以让读者明白南极被称为“风极”的原因。

(2)“1960年8月24日……—88.3℃的极低温度”;

“1983年7月21日……—89.6℃的低温”;

“1967年……—94.5℃的最低气温”。

——南极的极度寒冷在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显示得很清楚。

(3)“科学家们……估计,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1100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5℃,……而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6%,则整个地球就将被冰层所覆盖,……——充分说明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敏感的程度。

(4)“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为冰川所覆盖,全球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都储存在南极,这些冰川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2%”——由“具有诱惑力的数字”说明南极冰盖对人类生存暗含的危机。

(5)“地球上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80千米范围以内的地区。而在16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因此,如果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将会上升60-70米,这将使全世界90%以上的大城市都被淹没,成为水下宫殿。”——清楚地说明了南极“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

此外,还有举例说明中所兼有的数字说明。

经过归纳分析可知,数据本身缺乏形象性,但读者能从数据上去想像,能既科学又具体地感知被说明的事物。

(四)总结、扩展

1.课文开头说:“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自身,一是来自大自然。”试联系你熟悉的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研讨下列加重词语的作用,谈谈你从中意识到了什么。

(1)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2)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3)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就可想而知了。

(4)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

(5)如果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将会上升60-70米,这将使全世界90%以上的大城市都被淹没,成为水下宫殿。到那时,全球的陆地面积将会大大减少,耕地面积几乎为零,工厂淹没,那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

3.我国的气候变化受南极影响因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南极有如此恶劣的气候,科学家何以纷纷前去进行科学考察?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

1.人类本身:大气污染、滥砍乱伐、猎捕野生动物等。

2.这些词语带给读者很大震动,令读者结合文章所说明的事理,去思考人类赖以生存 的环境问题,进而探索科学知识,解开更多的疑团,关注自身在自然界中趋利避害的方法。

3.“中国气象学研究家研究发现,南极地区积雪量的多少,与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多少及东北地区夏季温度的高低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中国夏季的降水多少和温度状况,都与前期南极大陆的温度状况存在着遥相呼应的相关性。”以中国气候受南极地区积雪量、南极大陆温度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为例,说明南极对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以赤道为界的。

4.科学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对事业的执着和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正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五)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2.查阅资料,向人介绍你所知道的南极。

气候的威力作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气候的威力作文

学习

霸道总裁语录套路男朋友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霸道女总裁说话语录,内容包括霸道总裁语录套路男朋友,霸道总裁霸气撩妹情话,霸道女总裁吃醋句子。霸道总裁撩妹语录集锦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

学习

共创鹤山文明城市的一封信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鹤山作文400字,内容包括共创鹤山文明城市的一封信800字,鹤山文明城市作文,创建文明鹤山作文700字。文明鹤山话题作文(通用2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学习

干系的造句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干系的注音,内容包括干系的造句,干系的拼音正确写法,干系的意思和造句。干系的注音意思及造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造句吧,造句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什么样

学习

温庭筠利州南渡赏析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利州南渡温庭筠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温庭筠利州南渡赏析,温庭筠的利州南渡译文,利州南渡温庭筠书法作品。温庭筠《利州南渡》的翻译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

学习

写景的词语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写景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大全,内容包括写景的词语,有关写景的优美词语,描写景的句子35字。描写写景的词语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成语都不陌生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

学习

微博经典语录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微博经典句子段子,内容包括微博经典语录,微博经典的句子或段子,微博第一段子手。微博经典句子段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

学习

天津去哪里泡温泉最合适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天津泡温泉去哪里好,内容包括天津去哪里泡温泉最合适,天津泡温泉的地方哪里好点,天津泡温泉哪里最便宜。天津泡温泉去哪里好天津泡温泉去哪里好?在冬天泡温泉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有效的保养皮肤、调理身体!那么在天津泡温泉去

学习

友谊暖心的句子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超短的友谊句子,内容包括友谊暖心的句子,友谊的句子经典超短句,珍惜友谊的句子。超短的友谊句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下面是为

学习

什么新能源汽车电池耐用和质量好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汽车什么电池最好最耐用,内容包括什么新能源汽车电池耐用和质量好,新能源什么电池最好最耐用,汽车什么牌子的电池最好最耐用。新能源汽车什么电池最好最耐用新能源汽车什么电池最好最耐用,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车辆配置

学习

真心换不了真心的经典句子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真心永远换不来真心的句子,内容包括真心换不了真心的经典句子,真心永远得不到真心句子,一个人的心慢慢变了的句子。真心永远换不来真心的句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

学习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教案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优美与壮美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的优美与壮美教案,桂美版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观教案,优美与壮美的教学设计。《优美与壮美》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

学习

海珠湖公园作文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海珠湖公园作文,内容包括海珠湖公园作文300字,海珠湖公园作文三年级,海珠湖公园的游览作文。海珠湖公园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

学习

赞美蟹爪兰的优美句子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蟹爪兰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赞美蟹爪兰的优美句子,蟹爪兰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描写蟹爪兰的叶子的优美句子。描写蟹爪兰的优美句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

学习

祝福老人90岁高寿的句子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老人高寿的句子,内容包括祝福老人90岁高寿的句子,高寿老人过世了发朋友圈的句子,形容老人高寿。形容老人高寿的句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

学习

猜一猜教案反思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猜一猜教案,内容包括猜一猜教案反思,猜一猜教案素材,猜一猜教案幼儿园。《猜一猜》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猜一猜》教案,供

学习

吹拂的近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吹拂的近义词是什么三年级,内容包括吹拂的近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吹拂造句三年级简单,吹拂的意思并造句。词语吹拂近义词及造句对生字词多分析、比较,对训练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区分具体事物的细微差别,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unit1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2答案完整,内容包括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unit1,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1答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1课后答案。Unit1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大学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需要大量的做题熟练各个

学习

想北平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想北平教案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想北平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想北平教案文学常识,想北平ppt教案。必修1《想北平》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

学习

荒僻的反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荒僻的反义词,内容包括荒僻的反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僻壤反义词大全,荒僻反义词。关于荒僻的反义词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

学习

猜谜语句子大全及答案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猜谜语的句子,内容包括猜谜语句子大全及答案,看句子猜谜语大全,猜谜语怎么说好听。很长句子的猜谜语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

学习

病例分析报告及答案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病例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分析报告及答案,病例分析报告怎么写,病例分析报告是个案么。病例分析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收集

学习

小班体育蚂蚁爬爬教案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蚂蚁爬爬爬体育教案,内容包括小班体育蚂蚁爬爬教案,小班体育游戏小蚂蚁爬爬爬教案,小班户外游戏爬爬爬教案。小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蚂蚁爬爬爬》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