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整理的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典故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那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现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思乡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的题材,而那些传诵千古的美文,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令人拍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是这样一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联想新奇,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佳作。
板书:脚印王鼎钧
一、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注解的作者简介,复习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和王鼎钧有着同样的命运都是有家不能回,充满了对家乡的深刻思念。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比一下余光中和王鼎钧写作风格的不同。
要求:
1、把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标好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字词:扛鼎颓废坍塌攒动不愠不火
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回答我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Q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鬼魂?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中国著名女作家蒋子丹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没题目是《浪漫的鬼魂》,这是她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所写的读后感,我给大家读一下。“这是一个辛劳的鬼魂,它也许来自北极光照耀的寒冷地带,穿越中原密实的青纱帐和江南水泊桅帆织出的网,从都市的霓虹灯影里夺路而来,走过了太多的路,拣回了太多的脚印,也负载了太多的眷恋和愁思。在天涯海角的椰树梢上,它踌躇不前,生前的路或许已经到了尽头,末日之旅也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富有的鬼魂,它的路也长,脚印也多,所以眷恋多多愁也多多。我又想,它将要离去了,去喝孟婆的茶,用这满筐满篓的脚印作茶钱,买来忘却的轻松。”
二、根据文章描写的对象,划分文章的层次
提示:讲述鬼魂拣脚印的故事是哪些自然段2-7
第一部分:1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2-7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借时光倒流,重返往昔岁月的期盼
第三部分:8-10高楼的故事触动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引发我重返故乡的幻梦。
三、研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Q:中心是抒发思乡之情,为什么题目定为“脚、的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中有一段围绕两者进行了陈述,你找到了吗?)
课文第6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拾脚印同思乡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又难以重返故土的游子来说,归乡的愿望只有像传说的那样,借助捡拾脚印来完成。因此,以“脚印”为题来写思乡之情,不仅新颖别致,而且饱含作者对于生还故乡无望的哀痛。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反复玩味,才能品出真滋味。下边就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去朗读。
1、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美学的定义:从人对现实的
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
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3、从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看,本段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全文中起到总领的作用。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哪些回忆、疑惑与联想?
作者回顾自己色彩绚丽的青春岁月;而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的矛盾冲突又使他产生了疑惑;进而又展开大胆的想象,除了捡拾自己的脚印,还可以捡拾他人的脚印,甚至是其他旧迹。
2、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哪些东西?为什么?
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当年的歌声与泪水,因为它们记录了自己的过去,更因为它们与故乡紧密相连。
3、文章第7段对于捡脚印过程的叙述,与前两次的过程有哪些不同?
前面的“捡脚印旅行”围绕捡拾的地点、内容谈,这一次则从“旅行”的方式来谈,并以自己为例,突出它“使人再年轻一次”的可能性。
第2课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鼎钧的《脚印》,先复习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一、1、第8段中“我感觉我是一个字……希望是一盘好菜”怎么理解?
这三个比喻,照应前面的“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即忘记自己真实的年龄,忘记人生原本是不可逆转的这些事实,却任由感觉去进行捡拾脚印的逆向旅行。将一个年老游子,对于发现这一传说的惊喜,以及对于通过凭借这种旅行回到故乡,回到从前时光的期盼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2、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否应该与第9段调换一下?
不应该。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对于人们一系列忘本行为的反思并批评,
第9段的内容是那个乡间父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从表现上看,将二者调换似乎文脉更清晰。但从行文效果看,那样会使得第10段中“落地变成了老翁”的想象显得突兀,而依其所引发的所有感慨也会显得生硬。
3、第10段“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一句中,“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它既是“大结束”也是“大开始”?
“这”指回到故乡。“结束”的是背负诸多苦难的昨日之我,“开始”的是离弃所有苦难的今日之我,因此,回到故乡既是“大结束”,又是“大开始”。
4、结尾处“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强调的是什么?
它突出了当所有幻梦实现时,作者那轻松、畅快的心情。
二、文章最后一部分关于高楼的故事与思乡、与脚印有何关系?结合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关于高楼的'故事就是围绕旅客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展开,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主旨。
从文章结构看,关于高楼的故事既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又与文首“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相呼应。
三、写作特点:
1、精心选取神话传说与乡间故事。
2、运用的联想与想象,采取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3、大量新奇的比喻与恰到好处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文化内涵。
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 篇2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脚印
三、 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征、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 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以脚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五、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想象的脚印思路是否有创新,独特。
4、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七、 课题拓展
1、赏*例,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纸板来绘制你最喜欢的脚印。
2、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动脑筋。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师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自主审美感知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