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民间故事推荐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非洲民间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非洲民间故事 篇1
1.马达加斯加吃人树
在非洲的文化里,树一般都有着好的寓意。人们用树木来取火,牲畜们以树叶为食,蜜蜂和鸟类在树木上栖息,而树木也是用来做非洲鼓和小舟的绝佳原料。在非洲的文化中,树是有灵魂的,他们倾听和庇护着人类。然而在马达加斯加,树也有着恐怖的角色,那就是树可以抓人!他们张开树皮将人生吞,而那些受害者的亲属和朋友可以听到受害者在树干中的挣扎和呼喊声。只有唯一的一种方法可以拯救,那就是用钱收买啄木鸟,用啄木鸟锋利的嘴拙开树干,将受害人解救。
2. Oi,病疾巫师
在西肯尼亚埃尔贡山生活着的苏客人,是一帮勇敢的猎人和武士。相传他们的部族是十九世纪移居于此的强大Massai-Samburu的后代,他们决定放弃以往不停征战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在kerio山谷息事宁人的牧人生活。在他们的信仰中,他们认为疾病以及痛苦的根源都在于oi,病疾巫师的掌控,他有法力能降魔驱妖,当祭祀施法来去除恶灵时,他会来带走清空患者的房间。当人死后,死者的亲友会在埋葬死者后,刮面而表达对于死者的思念,之后搬离死者房屋。这样的仪式会持续到下一轮新月升起之时。而对于游牧民族的苏客人来讲,这样的流浪已经习以为常。
3. 死而复生
一则广为流传的关于尼日利亚约鲁巴部族的传说,约鲁巴人认为人死后会以转世的方式复活,而这个转世的新生命,无论是在相貌上还是性格上,都会与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新生的男孩与他的祖父相似,那么就会命名为Babatunde。而女孩则命名为Yetunde.当濒死之时,死者的灵魂会通知他的亲属,来告知他们自己即将的去向,更灵异的是,他们认为,如果人在很年轻时死亡,他的魂魄会飘到另一个村落继续生活下去,甚至可以娶妻生子,而不被人发觉。之后他又以同种方式死去,而他可爱的妻子,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他的丈夫是一个鬼魂。
4. 基库尤人的故事
关于非洲最著名的部落传说,或许要属生活在肯尼亚山的基库尤部落了,人死以后,魂魄会变得毛骨悚然,如果死者是被谋杀,死魂恩格玛会紧随杀人犯直至杀人犯被折磨得自投罗网!年纪越大的死者,越值得敬畏,他们死后,会为他们举办更为隆重的仪式,来取悦他们的魂魄,不过万幸的是,不太重要的人的魂魄,并不总是那么危险。
5. 大象的起源
大象拥有极高的智商,因此砍巴人认为他们一定是从人类而转变而来的。相传,一个十分贫穷的人去请教一个叫Ivonya-Ngia的善人如何减轻他的痛苦,他拒绝了善人救济他的礼物---牛与羊,而选择问他如何能使自己变得富有,那名善人给出了一个奇怪的回答,他给了那名穷人一瓶膏药让他涂在他妻子的虎牙上,然后等牙长长了拿来卖钱。他照着善人所说的去做了,果真他的妻子长出了一双硕大的牙,于是他拿到集市上卖,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用牙换回了一群的牛羊。可是他的妻子拒绝了他再次拔牙的请求,于是她的牙越长越大,她的身体也越长越大,皮肤变得也越来越糙,终于他们的草房容不下她,于是她冲出了他们的房间,而奔向森林,成为了一只大象。当他的丈夫找到她时,她已经繁殖了好多只健康的小象,在丛林中自在的游荡。
6.猎人、猫与鳄鱼
一位猎人远行打猎,在一个地方正在烤吃猎物的肉时,一只饿猫过来,求猎人给它一些肉吃。它说:等将来它会报答猎人的。猎人满足了猫的要求,然后猫就走开了。
第二天,猎人寻找猎物时在深草丛中发现了一只鳄鱼。鳄鱼告诉猎人说它在前一天登陆找猎物时离水太远,现在无法返回去了。并说,要是猎人肯帮它,它就捞五次鱼来报答他。猎人就用一根绳子,拴住鳄鱼的一条腿,带着它到了水边。鳄鱼千恩万谢,说它一定报答猎人,然后就跳进水中了。很快地,鳄鱼给猎人弄来了四次鱼,但它放置鱼的地方,一次比一次靠近水边。而且说它很疲劳了。最后一次,它索性把带来的鱼放在深水中,说她实在没力气弄到岸边,让猎人自己下水去拿。可猎人刚走入水中,那鳄鱼突然张开大口,咬住猎人的脚,把他拽入水中。很快把他拖到一个小岛让,招呼它的弟兄们过来享受大餐。
猎人对四面八方赶来的鳄鱼说:我帮了你们的朋友,它反过来要吃我,你们说这公平吗?鳄鱼们对他说:咱们先听听四个意见,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公平。于是猎人就向先后飘来的一张烂席、一块破布和一匹老马征求它们的意见,看鳄鱼这么做是不是公平。烂席、破布和老马都因为人们嫌它们旧了破了或老得不中用了抛弃了它们而感到非常生气,它们说,如果人类这样对待用过的物品是公平的,那么鳄鱼对待猎人也是公平的。
最后,猎人帮过的那只猫也来了。这是猎人征求意见的最后一个机会。猫听了猎人的描述,不冷不热地说:这个我也说不准。我不能听你的一面之词。我还得听听鳄鱼是怎么说的。鳄鱼就抱怨说猎人是用绳子拴着它,把它强行拖到水中的。猫说,你说的这些我不太相信。你最好让猎人再用绳子把你拴上,咱们一起到事发地点亲自演练一次,我才能做出决断。于是他们就一起到了猎人搭救鳄鱼的地方。这时,猫让猎人撇下鳄鱼,他们两个离开了。任凭鳄鱼怎么喊叫都没有用。
非洲民间故事 篇2
从前,有一对夫妻,结婚好多年了,还没有生孩子。丈夫为这十分苦恼,于是,他又娶了一个妻子。婚后一年,后妻便给他主了一个大胖儿子。他可高兴啦,对儿子爱如掌上明珠。爱屋及乌,他对后妻的喜爱自然也就大大超过了前妻。
前妻心里很难过,经常守着空房一个人流眼泪。一天,她去田里干活,回家路上,看到了一棵小油棕树:树虽说不高,但长得非常茂盛,上面已经结了一串肥大的油棕果。
前妻对油棕树看着看着,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油棕树呀油棕树!我至今还没有孩子呢,你能变成一个小孩子该多么好啊!”
小油棕树听了,轻轻地摇了摇果子,回答说:“太太呀,你别再讲了吧!
我不想听你这么说。假如我真的成了你的儿子,我就是干了一件蠢事,因为你会嫌我长得丑,不喜欢我的.。”
“不!恰恰相反,我会非常地爱你疼你的,为了你,我吃多少苦也心甘情愿。”
小油棕树没再吱声,只见它把身子一摇,果真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男孩。
前妻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马上把小男孩领回家中。
和她保证过的一样,她待小男孩就别提有多疼爱了,真像是自己生的一样。
可是,这小孩有个怪脾气:不能吃米和面粉,也不能吃肉和鱼。那么吃什么呢?只吃鸡蛋,而且吃得非常多,每天至少吃十几个鸡蛋。前妻心中很是纳闷,但始终没办法解开这个谜。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儿子弄鸡蛋吃。
一天早晨,油棕树孩子睡着了,前妻要去田里干活。临走以前,她在儿子身旁放了几只熟鸡蛋,是给他醒来以后当饭吃的。
这时,后妻悄悄地溜到前妻的房间里。后妻是一个心眼儿很坏的女人,她见前妻不在家,便把油棕树孩子身旁的鸡蛋全部偷走,换上了一块面团。
后来,油棕树孩子醒了,要吃饭,后妻便叫他吃面团。
“姨娘呀,”油棕树孩子摇摇头说,“你明知道我是不吃面粉的,为什么叫我吃面团呢?我妈妈肯定给我留下鸡蛋的,快把鸡蛋拿给我吧!”
后妻大声训斥:“你为什么吃饭这么挑剔?不行!除了面团,别的什么也没有。”
但是油棕树孩子宁愿饿着也不碰一碰面团。这时,后妻恼羞成怒,跑过去“啪”地打了他一记耳光,大声骂道:“好你个难看的小油棕果!”
万没有想到,随着后妻的骂声,油棕树孩子的身体一晃,马上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一棵茂盛的小油棕树,树上结着一串肥大的油棕果。
后妻一把将油棕果揪下来,放进锅里,下边点着了火。油棕果慢慢地烧熟了,烧化了,最后在锅底上留下了一汪油。
不一会儿,一只小鸟飞了过来,看到锅里的油,尝了一点,觉得挺好吃,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饱以后,小鸟便唱起了下面的歌:
卖油郎,卖油郎,
你的油,已不烫;
卖油郎,卖油郎,
你的油,已变凉;
油真好,味真香,
我吃完,肚皮胀。
小鸟把歌连唱了三遍才飞走。
太阳落山后,前妻从田里干活回来了。她见儿子不在家,便到处去找,但没有找到。她痛苦极了,失望地大声哭叫。这时,后妻冷笑一声,说:“别哭了!你再也找不到你的儿子了!连油棕果也看不到了!你往锅里瞧瞧去吧,这些油就是你的儿子!”
据说,人们知道油棕果可以榨油吃,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非洲民间故事 篇3
在非洲中部干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种体形肥胖臃肿的巨蜂。巨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很粗短。但是这种蜂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够连续飞行250公里,飞行高度也是一般蜂类所不能及的。它们非常聪明,平时藏在岩石缝隙或者草丛里,一旦有了食物立即振翅飞起。尤其是当它们发现这一地区即将面临极度干旱的时候,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迅速逃离,向着水草丰美的地方飞行。
这种强健的蜂被科学家称为“非洲蜂”。
科学家们对这种蜂却充满了好奇。因为根据生物学的理论,这种蜂体形肥胖臃肿而翅膀却非常短小,在能够飞行的物种当中,它们的飞行条件是最差的。从飞行的先天条件来说,它们甚至连鸡、鸭都不如;从流体力学来分析,它们的身体和翅膀的比例根本是不能够起飞的,即使人们用力把它们扔到天空去,它们的翅膀也不可能产生承载肥胖身体的浮力,会立刻掉下来摔死。
但事实却是,非洲蜂不仅能飞,而且是飞行队伍里最为强健、最有耐力、飞得最远的物种之一。
哲学家们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非洲蜂天资低劣,但它们必须生存,而且只有学会长途飞行的本领,才能够在气候恶劣的非洲大草原活下去。
简单地说,若是非洲蜂不能飞行,它就只有死路一条。
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非洲蜂给出了很好回答。非洲蜂更让我们相信,在一个执著顽强的生命里,没有什么叫做“不可能”。
非洲民间故事 篇4
说起我和“非洲美女”的故事,不禁会感到自己是个幸运儿。因为我和她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的美好回忆。
健康、开朗是我给她的第一评价。新学期刚开学时,班主任安排我们俩坐一块。由于性格很相似,所以一拍即合,不久便“混”得跟深交了十多年的朋友差不多了。有一次,我对她说:“我发觉你很像我小学里的一位同学,真的很像呢!”但她却回答了我几句让我笑掉大牙的话:“真的吗?那她一定很美吧!要知道,像我这样的美女很少见哩,哪怕有一点样子像我,也很美了。对了,或许我该问间我妈,生我的时候会不会是双胞胎,所以才有人像我。”说完,还一本正经地思考起来。我怀疑她的想像力怎么这样丰富。
后来,我俩成了好友,便有点不知死活地给对方取绰号,我是主动方,叫她“非洲美女”,她也不示弱,叫我“大野妹”。我们这些绰号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全班皆知的“秘密”。
从她有趣的话和表现中,不难知道她有开朗、外向的一面,但她认真的一面更吸引我,让我佩服。
记得有一天体育课跳沙坑,她不会跳,便问我该怎么跳。我一一为她讲解。她听得很细心,每个环节,都思考过,直到大致弄懂,才罢休。结果是一跳惊人,3米多呢!天,40多双眼睛都投来羡慕的一瞥。几十双手一起拍了起来,她说:“功劳还有同学的一半。”
非洲民间故事 篇5
这个故事有点象上面那个卖梳子给和尚的故事。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其实,如果我们经常往坏的或负的方面去想的话,我们将错失许多“成功的机会”。相反的,如果我们一直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会挖掘出许多令人想不到的机会,即使是危机也可能蕴藏着无限生机。
当年在美国,有一家鞋子制造厂。为扩大市场,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子孤岛上作市场调查。那名市场经理到了那里后,发现当在的人们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子,此地无市场。”
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都是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马上电告老板说:“此地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非洲民间故事 篇6
从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名叫法弟玛,人们管她叫漂亮的法弟玛,她既美丽又聪明。
有一天,她同她的五位小朋友一起到森林去玩,走着走着迷路了。当夜幕降临时,她们看到一团明亮的火光。于是往那儿走去,看到一位老太婆坐在那儿。老太婆高兴地说:哈哈,太好啦!上帝把你们给我送来了,六个胖小孩,我给你们东西吃。
于是,她给她们一些精美的蛋糕。法弟玛看看蛋糕再看看那老太婆,然后悄悄地对她的小伙伴们说:她是个巫婆,别吃她的蛋糕。
你们为什么不吃蛋糕?老太婆问道。
我们非得喝点水才能吃得下这些蛋糕,法弟玛说,我们到河里去取点水。
噢,不行!老太婆说:如果你们到河边去你们会跑掉的。
把绳子拿来,法弟玛说,用绳子把我们捆起来,我们就跑不了啦,你就可以放心地为我们打水喝。
那巫婆就用绳子把这几个小孩捆起来,她说:你们甭想跑!我一拉绳子就知道你们还在不在这儿。
然后,她到河里去取水,一边走,一边拉绳子,并说:哈哈,还在!她又拉拉另一根绳子:哈哈,还在!她接着拉第三根绳子:哈哈,那个胖姑娘还在!然而,法弟玛已经解开了小伙伴们的绳子,将它捆在树上,六个小姑娘正在朝林子里跑去。
当那个巫婆从河边回来时,看到小女孩们都跑了,就咒念道:姑娘们面前出现一条大河,里面有条大鳄鱼。
姑娘们在前边跑,巫婆在后面追,他们跑到一条很宽很深的河边,法弟玛看到一条大鳄鱼,她对鳄鱼说:大鳄鱼,好朋友,请将我们一个一个的背过河去。
把你们送过河去,你们给我什么呀?大鳄鱼说。
送五人过去,法弟玛说,你可吃掉第六个。
于是,鳄鱼就背着一个小女孩游过河去,他说,背了一个。
然后他游回来将另一个小女孩背过去,说,二个。
他又游回来将第三个小女孩背过去,并说,哈,三个!
他又游回来将第四个小女孩背过去,并说,哈,这是第四个!
然后,他游回来将第五个小女孩前过去:哈,这是第五个!现在我要吃掉第六个小女孩啦。
河巫婆紧追在小女孩后边跑过来了,她走到河边跨上大鳄鱼的背,大鳄鱼将她带到了中间,他说,这是第六个小女孩。将她吃了,吃着吃着,这不是小女孩!她全是骨头,我为什么没吃掉其他五个?他后悔着。法弟玛呢?她早已紧紧拉着鳄鱼尾巴随第五个小女孩过河了。
非洲民间故事 篇7
在非洲国家马拉维北部的一个小村落,有一个17岁的青年——黎格逊·凯伊拉。他品学兼优,很爱读书,尤其爱看名人传记。当他看了《林肯传》之后深受感动,决心要做一个有益于自己国家和人民的人。
凯伊拉与妈妈商量:“我想到美国去上大学,您能答应我去吗?”
他妈妈并不知道美国在哪里,只是相信自己这个从小就特别懂事的孩子。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你可以去,什么时候动身呢?”
凯伊拉想,一旦妈妈知道自己将走过崇山峻岭,渡过江河海洋,一定会万分担忧,一定会改变主意,于是便说:“我明天就出发。”
妈妈说:“好,我多准备一些玉米饼,给你带在路上吃。”
第二天,凯伊拉紧紧地拥抱了妈妈,擦去了泪水,便头也不回地上路了。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走到 3000英里 之外的开罗,然后想办法搭船前往美国。可才走了几天,随身携带的食物就全吃光了。他身无分文,但还是想出了一个解决旅途吃住的好办法:每天走一段路,从一个村子出发,走到下一个村子休息,然后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向村里人换取必须的食物、饮水和睡觉的地方。
一年后,凯伊拉已步行了1000多英里,到达了乌干达。在那里,有个善良的家庭收留了他。他在当地找到了一个制砖的工作,干了6个月,把所赚的钱大部分寄给了母亲。
在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凯伊拉无意中看到一本《到美国大学的留学指南》。他随意翻了翻,得知美国大学会给优秀青年提供奖学金。于是,他给指南上的一些大学写了请求奖学金的申请。尽管他估计可能会遭到拒绝,但却毫不气馁。用他的话说:“试一试可能失败,但不试肯定不能成功。”过了3个星期,他得到了喜讯:位于华盛顿维农山的史卡吉特谷学院同意给他全额奖学金。
凯伊拉立刻前往当地的美国办事机构办理签证手续,但对方告之:“我们需要看到你的护照和往返的旅行费用之后,才能帮你办理签证。”
凯伊拉赶紧写信向本国政府申请护照,但被拒绝了。因为,他说不准自己出生的年月日。于是,他又写信向童年时曾教导过自己的传教士求援。在传教士的帮助下,他终于拿到了护照。
往返的旅行费用从哪里来呢?凯伊拉虽然无法筹措到,但却依旧保持着一定要到美国大学读书的坚定信念。于是,他又朝气蓬勃地踏上了徒步的旅途。不用细说,他还是采取老办法——从一个村子出发,到下一个村子休息,用换工的方式解决吃与住的难题。
凯伊拉深信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于是用最后的一点钱买了生平的第一双鞋子,并把它放在自己的包里,生怕被磨损。他想,我总不能光着脚走进大学吧。
凯伊拉穿过乌干达,抵达苏丹,来到了喀土穆。他找到当地的美国领事馆,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与无比渴望。
热心的美国领事对凯伊拉十分欣赏,并亲笔写信,将他的困难告诉了史卡吉特谷学院。
几个月之后,在史卡吉特谷学院的大力帮助下,凯伊拉穿着第一套学生装和第一双鞋子,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学院的大门。
在开学典礼的大会上,史卡吉特谷学院的领导请凯伊拉以新生代表的身份发言。他发自肺腑地感谢了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激动地说了一段博得热烈掌声的话:
当上帝把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放在我们心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对我们的莫大关爱了。我们要牢牢记住,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没有气馁的理由。如果气馁了,就要鞭策自己,马上振作起来。只要我们唤醒了自己心中的巨人,就会拥有激情、勇气和力量,就会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再向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登不到顶的山,没有渡不过去的水,也没有走不完的路。永远按照积极思维的原则努力,这就是我心中的巨人,这就是我能从非洲赤脚走到美国的真相。
非洲民间故事 篇8
凯伊拉是非洲一个小村落十几岁的青年,他赤脚横穿非洲大陆,最后到达美国西海岸“徒步到美国”——他这样称呼自己难以置信的故事。
我对她说:“妈妈,我想到美国去上大学。你答应我去吗?”我母亲并不知道美国在哪里。
“很好,”她说,“你可以去,什么时候动身呢?”
我不希望让她有时间去发现美国在很远的地方,因为我害怕她会因此改变主意。于是我说明天就出发。
她说:“我准备一些玉米让你在路上吃。”
第二天,我便离开了非洲尼亚沙兰北部的老家。
我知道,要到达我的目的地,必须经过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但我并不怀疑。我记不清当时是几岁了,我想,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当时的我大概是十六七岁吧。
从教士那里,我懂得了我并不是环境的奴隶,而是环境的主人。我明白我有义务尽我的能力去改变自己,还有他人的生活。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接受教育。我阅读了林肯的生平故事,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忍受着那么多的痛苦,去解救他的国家受奴役的人们。我也阅读了黑人教育家布克?华盛顿的自传,他出生于一个美国奴隶家庭,后来获得了了不起的荣耀和成就,造福他的国家和同胞。
我慢慢知道,我也应该争取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使我自己具备同我家乡那些杰出的人竞争的能力,并且跟他们一样,成为一名领袖,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国家的总统。
我想我首先得到达开罗,我希望从那儿搭船前往美国。开罗远在3000英里之外,我根据不知道这个距离究竟有多远,我傻傻地认为我可以在四五天内走到。但在四五天,我只走到距我的家乡大约只有70多英里的地方,食物吃光了。我身无分文,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知道我必须继续向前走。
我创造出一种旅行方式,这种方式成为了我一年多的生活方式。村子与村子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五六里,而且走的是森林中的小路。我会在下午到达一个村子,向村里人请求我是否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饮水和睡觉的地方。如果有这种机会,我就留下来过夜,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向第二个村子出发。路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我的进程。森林中有许多我害怕的野兽,而且事实上,我手无寸铁,对它们没有任何防卫力量。虽然我在夜间会听见它们的叫声,但它们从没有向我逼近。
一年后,我已步行了1000多英里,来到了乌干达。在那儿,有个家庭收留了我,我还找到了一个制砖的工作。我在那儿待了6个月,把我所赚的大部分钱寄给了我的母亲。
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我无意中看到一本《美国大学指南》。我随意翻了翻,看到了“史卡吉特谷学院”的校名。我曾听说美国大学有时会给优秀青年提供奖学金,于是我写了一份申请书。我知道我也许会遭到拒绝,但我绝不会气馁。我将按照列在指南上的学校,一家家写信去申请,直到找到一家愿意帮助我的学校为止。
过了3个星期,我得到了奖学金,并且得到保证说,学校一定会帮助我找到一份工作。我非常高兴,立刻前往当地美国的办事机构,但他们告诉我这还不够。我需要一份护照和来回的旅行费用,这样才能申请签证。
我写信向我的国家的政府申请护照,但被拒绝了,因为我无法告诉他们我的出生年月。于是我写信给曾在我童年教导过我的传教士们,经过他们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出国护照。但我仍然得不到签证,因为我无法筹措到那笔费用。
我依旧保持坚定的意志,又重新开始我的旅程。我用我最后的一笔钱买了我生平的第一双鞋子。我知道我不能光着脚走进大学。我把鞋子放在自己的包里,以免它们被磨损。
我穿过乌干达,进入苏丹。村子间的距离彼此更为遥远,而且村民也不如以前那些人友善。有时候,我必须在一天之中步行四五十公里,才能找到一个睡觉的地方或是找到工作来换取食物。最后,我来到了喀土穆,有人告诉我,那儿有个美国领事馆。
我再一次听到美国入境所需的规定,不过这一次,这位领事对我大感兴趣,并且写了一封信把我的困难告诉了学校,很快就得到了回电。
经过许许多多个月之后,我穿着我的第一套学生装,终于到达了史卡吉特谷学院。我向全体学生发表谈话,表达我的感激,并且透露了我希望成为国家***或总统的愿望,我注意到有某些人露出微笑。我怀疑我的话他们听起来是否觉得过于天真,但我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想放在你心中时,他其实是真心要帮助你完成。我相信这是千真万确的,我这个非洲丛林中的男孩,渴望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并且梦想成为尼亚沙兰(马拉维)的总统,这种梦想也会实现。
故事后来,凯伊拉先生现在仍然十分坚强地走着,在他内心巨人的陪伴下,继续向前进。他凭借从不放弃的积极心态,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并成为了他国家的总统候选人。他写过一本小说《隐约可见的阴影》,以及一本探讨非洲生活的著作。
你无法做成任何事情,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你没有或根本就不知道你心中的巨人。当你拥有激情、兴奋和动机,不断向前进,永远向前进,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发生。你要牢牢记住:没有任何事能让你气馁。如果你认为你气馁了,那么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气馁,马上振作起来。激励你内心中的那个巨人,保持不断地向前迈进。永远按照积极的原则生活,这就是成功的真相。
非洲民间故事 篇9
12月8号早上7:30我们一行从安哥拉首府——罗安达的公司办公地欧加出发,向安哥拉的南部城市——本格拉进发,走的是机场后面小路,路上一如往常很堵塞,轿车只能蜗行,车行驶了一个小时,仍在欧加的背面徘徊,并没走出多远,人越着急越忙乱,林总的胃也忙中添乱的痛了起来,可能他的老胃病又犯了,他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又折回欧加公办室吃胃药。9:00以后再次出发,轿车沿海边公路缓缓而行,这个时间段已然错开了上班的高峰期,没有先前堵的那么利害了,轿车走走停停,出了本菲卡大约10:30过了,在城区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整整3个小时的光阴就这么不经意在指缝间溜掉了,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平常交通拥堵的程度可想而知。
离开道路拥挤的罗安达,眼前豁然开朗,首都罗安达到本格拉的公路沿大西洋海岸修建,从北往南呈一字型展开,宛如一条漂浮在海边的长长的丝带。
一路景色很美,由于非洲经济不发达,海仍然保持原生态,大海纯净而湛蓝,看不见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公路两旁偶有篱笆墙茅草顶的原住民小屋,有些大点的海湾,行成了村落群,看不到商业、工业及其他文明迹象,也没见大片的农田,只是偶尔看见有一块块用火烧过的山坡和原野,就这么黑漆漆孤零零的裸露在外,显得那么的沧桑与悲凉,很像我们在课本上学的原始人类刀耕火种的情景,既然没见大片的农田,海边村落里的村民可能是以打鱼为生吧,那应该是以捕鱼而群居在一起的渔民,这些村落三三两两散落于山顶或海滩。
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干枯的草原,草原上布满了野草,由于安哥拉南部属干旱区,缺少雨水的滋润,野草是枯黄的,只有一尺多高长势并不茂盛。
从罗安达到本格拉全长有500多公里,其间有几条河流注入大西洋,这些河流在中国绝对属于小河,但在这缺雨少水的非洲,应该算是大河了吧,河流的两旁滩涂地水草茂盛,形成了一片小小的湿地,有水就有生命,偶有鸟儿在河边饮水,或在空中盘旋作着捕鱼觅食的准备。有三三两两的孩童在河水里玩耍嬉戏,也有五颜六色的衣服散落在河边草丛中,那是孩子们为家人清洗晾晒的衣物。河的两旁有男青年叫卖河虾,河虾不大但看起来很肥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是生命之源,尤其在非洲就更加的弥足珍贵。
公司柳总想与当地政商人士合作,在河流两岸共同开发水利、修筑农田,应该是一项利国利民,公司又有好收益的事情吧。但不知道政府会不会批准,目前安哥拉全国经济是石油经济,基本依赖于石油,靠石油换工业品、生活用品,就连土豆都是进口的。全国物价水平很高,如果政府支持,应该有广阔的前景吧。
一路原始森林没有见到,到是看见很多的面包树,这是一种很粗壮的树,很多中国人叫它面包树,不知道是它的形状像面包,还是这种树本来就叫面包树,上面坠满了条状的果实,里面富含淀粉及其它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据说是很多贫民将它作为口粮。无论是树干还是果实均像极了面包,叫它面包树真是名至实归。此种树木质很空松不宜做建筑用材,但保水性极好,雨季时就将雨水拼命吸收储存在空松树干的缝隙间,旱季来临就掉光所有的叶子,减少水份的蒸发,将自身的消耗降到最低,像动物进入冬眠似的,进入它独有的休眠期——植物旱季休眠期,所以在干旱的非洲才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才能长的如此高大茁壮,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独特习性,使它的寿命很长,最长可达数千年,如同非洲大地的银杏树,是植物与恶劣的大自然抗争进化的典范。
还有一种树或***挺拔或成片成林,树身直立光秃,树冠针针直立如披甲战士,你知道它叫什么吗?说出来也许你都不会相信叫仙人掌树,中国人至少我以前只见过盆栽的仙人掌,没有见过长成树的仙人掌,更没有见过长成林的仙人掌,在非洲算是开了眼界。
从首都罗安达往南行大约300公里左右就见一规模较大的集镇——叫松北,在安哥拉算是较大的城市吧,相当于中国的规模大点的镇或者小县城,松北临海,城区环境优于首都罗安达,外观很像中国黄土高原的城市,遍地黄土、漫漫黄沙。
从松北往南行有数十公里,有一黄土质地的峡谷,我们中国人管它叫小三峡,因为不知道它的真正名字,就这样叫了,它虽然没有中国三峡的雄伟,也没有三峡的气势磅礴,但在干旱的非洲很是难得一见,混浊的黄水一路奔腾而来呼啸而去,不远处就是海天一色的大海,出了峡谷映入眼帘的就是长满青草的海湾,当地人叫它什么不知道,但它形状很象半圆的月亮,水草不再枯黄而是那么的肥美,所以姑且叫它月亮湾吧,月亮湾如同澎湖湾一样的美,一样的诗情画意哟,青翠欲滴很美很美,真想长久驻足不愿离去,因为工作又不得不离去,轿车驶上前面的丘陵山顶,忍不住回头看月亮湾,宛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羞涩少女,原生态未经雕琢,真是一番别样的美哟。
到本格拉,必须要经过洛比托,洛比托是个港口城市,安哥拉南部的很多物资都是从此港口上岸,因此经济很发达,洛比托与本格拉是双子星座姊妹城,二城已经发展的连通在一起了,二城中心区距离大约只有几十公里,也就几十分钟路程。二座城市都临海,人口各有10-20万人口,由于人口不多,海岸线又长,海产品很丰富,海鲜品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当地人消化海产品能力有限,海鲜鲜活肥美、价格低廉,价格低到只有首都罗安达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在本格拉工作期间,我们算是饱了口福,经常可以吃到海蟹大餐、海鲜大餐,怎么样?勾起了你的谗虫了吧?
本格拉道路宽阔、环境优美,真不愧是安哥拉南部的一颗明珠啊,它与首都罗安达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里基础设施较好,街道干净整洁,人民也纯朴善良、友好,治安更好,即使夜晚出门也不用担心被抢劫,夜晚工作之余受中国同事之邀,到海边散步,从驻地到海边并不远,只有20多分钟路程就到了。海边海风徐徐、丝丝凉意,你会忘记这是在炎热的非洲,海边有三三两两的当地青年依偎在一起谈情说爱,也有三五成群的青年聚在一起,喝着当地产的一种叫固嘎的啤酒,在海边纳凉休闲。大西洋夜晚的海风很凉爽,听着海浪很有节奏的拍打着海岸,我的心也变的很宁静。本格拉的夜晚,非洲的夜晚,别样的一番风情。
也许是大西洋独特的气候,也许是非洲地处热带的原因,在中国常见的大风、台风,这里是没有的,所以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的棚户房才得以保全。
在安哥拉贫富差距很大,有钱的住别墅,开洋车,没钱的住棚户房、茅草房,路途近以步代车步行,路途远的乘座TAXI,一种当地民营交通公车。葡萄牙在安哥拉殖民数百年,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得根植于当地人的心中,政府对工作时间有严格要求,下午15:00以后必须停止营业,星期六也只能工作上午半天,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劳动者,让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警察会对商家处以罚款。
或许是受西方人的影响,也许是自己无发达文明、文化的原因,普通的安哥拉人吃饱即安,他们没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仅此而已,所以周末才看见安哥拉人不论贫富,均喝酒狂欢,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很快乐,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我们中国人的勤劳、节俭值得他们学习,这样非洲才能早日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是不是也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呢?我们中国人往往活的很沉重、很累!只有快乐的生活生活才会更加的快乐。
本格拉瓜果很多,品种很丰富,有菠萝、椰子、甘蔗、香蕉、芒果、甜瓜等等多的很,100宽扎一塑料袋(宽扎与人民币兑换率为10:1,相当于10元人民币),200宽扎一盆,你可以尽情的吃饱,干旱地区的瓜果特别的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本格拉是美的,它改变了我对非洲的原有印象,你要了解它,就必须走近它,朋友你也来亲自感受一下本格拉的美吧。
非洲民间故事 篇10
“喂,陈老板,我要200把非洲菊,请你今天下午帮我采起,明早我开车来拉。”
“陈老板,我要100把,明早见货给钱”……
近日,潼南区米心镇高坎村村民陈原文的手机响个不停,不少客户通过电话向他预定非洲菊,让他很有成就感。
前些年,原本在外务工的陈原文,从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非洲菊是花卉市场常见的鲜花,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高。关键的是,潼南当地无人种植,市场上卖的全是从云南空运而来。
“通过市场了解和网上查阅信息后,我发现非洲菊适应能力很强,比较容易种植。”几经思考后,陈原文决定回乡种植非洲菊。
2016年4月,陈原文回到老家高坎村,流转了土地18亩,投资20多万元,搭起26个大棚,并从昆明引进优良的非洲菊品种,开始种植。
“非洲菊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期长,一年四季都可开花,并且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开花不断。”陈原文介绍,4月种下地,7月就开始采摘,直到10月底,每个大棚一月可采摘4次,平均每次可采摘1000多枝。其它月份,每月也可采摘3次,每枝平均售价在0.8元左右,每亩地一年的纯收入可达2万元。
这收益可比打工强多了!
“非洲菊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种植后可连续采摘6年。”陈原文介绍,除了前期投资较大外,后期除了人工费,基本上没有其它开销,效益很可观。
笔者在陈原文的花卉基地里看到,红、黄、橘、粉等各色非洲菊花开正艳,把每个大棚都装点得色彩斑斓。
陈原文的花都是当天下午采摘,第二天一早上市,未经长途运输,不存在损伤,最大限度保证了花的品质,所以深受本地花商青睐。
“虽然与花商们合作时间不久,但他们都和我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陈原文说,他种植的非洲菊,弥补了本地市场的空缺。目前,除了销往重庆周边地区,遂宁、成都等地也有市场,销路很俏,大有“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