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利令智昏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不几天,秦国便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断绝了上*(今山西长治市北)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的地*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左右为难,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会引起祸患,韩国之所以把上*献给赵国,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可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的土地,决不能坐失良机。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非常高兴,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去接受土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然而,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降临了。这是因为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便又派白起去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详见“纸上谈兵”小节)去应战,结果吃了败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国士卒40多万。后来,差一点儿还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求解驿站】形容因贪*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

【活学活用】他见钱眼开,~,如今被绳之于法,实在是大快人心。

【妙语点拨】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冯亭的利诱,以致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后来,人们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近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投笔从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多,经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觉。官府对于抄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抄错一个字,就要责骂,还要扣工钱,甚至开除。因此,班超工作时特别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写工作还特别枯燥。一份同样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几遍,有时甚至多达几十遍,这使得班超非常烦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公文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间站起来,狠狠地将笔扔到地上,非常愤怒地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从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笔参了军。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

由于他作战非常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来,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后被封为定远侯。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后汉书·班超传》

【求解驿站】扔掉笔去参军。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戎,军队。

【活学活用】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奔赴抗日的前方。

【妙语点拨】班超四十岁投笔从戎,弃文就武,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我们应像班超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报效祖国。我们要意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尚不能国,何及家与个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不管投笔从戎也好,弃武从文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为国雄于地球而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近义】弃文就武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改过自新

汉朝初年,有个名医叫淳于意,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从小就喜欢钻研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他诊治疾病和决断生死的能力深受患者好评。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状告淳于意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汉文帝初期的刑罚,刺面削鼻,剜膝砍脚)。

根据刑律罪状,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她们都跟在后面哭泣。淳于意又急又恼,大声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去长安,家里人再三劝阻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奏章,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救了她父亲。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求解驿站】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或者错误,重新做人。

【活学活用】原本以为他从监狱出来后,能够~,没想到又犯事了,真是不可救药。

【妙语点拨】缇萦舍身救父的事迹令人钦佩,后被编入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万代流传。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

【近义】改过迁善、悔过自新

【反义】死不改悔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到了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定是有作为的,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队伍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队伍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队伍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经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的意思。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难兄难弟

史料记载:“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文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太丘名陈寔,元方、季方之父也。”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一鼓作气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一字之师

【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僧人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一饭千金

【释义】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在未得志时,时常往城下钓鱼,时常却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哭竹生笋

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失去了男丁,所以生活比较困苦。即使如此,他的母亲仍然想方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鼓励他结识一些读书人,以便将来出人头地。

有一年,县试(在县内举行的考试)时,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没有多余的钱财住客栈,孟母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还缝了很大的被子给那些考生盖。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我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只能做这点事表示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母名声很快传遍了各地。

孟宗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他知道母亲含辛茹苦,才把他培养教育成人,所以心中对母亲又愧疚又感激。

有一年冬天,孟母突然病倒了,躺在床上许多天,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忽然想喝点笋尖汤。”孟宗听说母亲想喝汤,非常高兴,因为母亲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身体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马上又发愁起来,因为当时正是寒冬,而竹子要到春天才会发芽,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母见儿子这副表情,便说:“哦,我大概是病糊涂了,这节气哪儿来的竹笋呢!算啦!”

孟宗马上告诉母亲:“您别着急,我会尽量想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的。”可是他心中又想,答应起来容易,可是最近这两天这么冷,寒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出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可是一想到母亲要喝笋尖汤,他马上来了力气,于是扛起铲子、锄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终于走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更加心惊:“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情呀!老天爷,可怜可怜我吧!我母亲病得那么重,若是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哪!”他想到母亲正在病床上期待笋尖汤,鼓足勇气对自己说:“我挖一挖试试吧,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到挖着笋尖为止。”

寒冬腊月,土冻得像铁一般硬,他吃力地一铲铲挖下去,一直累得筋疲力尽,仍然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笋尖。孟宗挖不出竹笋,又想着病床上的母亲,不由得对着土坑哭了起来。哭了好一阵子,当他睁开泪眼往地上瞧时,不禁吃了一惊。原来,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变成了软泥,软泥中居然有几个绿尖顶冒了出来!

“呀!笋尖啊!笋尖啊!”孟宗惊叫起来,心想:这不会是做梦吧?他连忙弯腰去拔,拔出一个,摸了摸,哈哈,心中窃喜。原来真的是新鲜笋尖!母亲的愿望终于可以满足了!问题是,刚才还什么都没有的土坑,怎么会在突然间长出新鲜的竹笋来呢?太不可思议了!难不成是上天的赏赐?“嗯,一定是的!”孟宗对着上天叩首说,“谢谢老天爷!”

孟宗挖出土坑中的笋尖,赶回家去做笋汤。孟母看见儿子拿了竹笋回来,也非常吃惊。她喝了儿子给熬的笋汤之后,病没过多长时间就痊愈了。

后来,孟宗更加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者,并且当了朝中的大臣,做了很多好事。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断织教子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

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

起初,孟母为给孟子的父亲守墓,就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后来,她发现孟子老玩一些丧葬、痛哭的游戏。孟母很是担心,觉得这个地方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就带着孟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一条街上住下。可过了段时间,孟母发现新搬的家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给孟子解释了几次搬家的原因后,孟子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从此,他走上了勤学苦读的道路。尽管如此,他也跟别的小孩子一样,有贪玩的天性。

有一天,逃学的孟子背着书包假装从学堂回家。母亲叫他过来,问:“娘织的布好不好?”“好啊。”孟子正在奇怪母亲为什么问这个,却见母亲一声不吭地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刀,将织成的一段布“咔嚓,咔嚓”剪成两段。

孟子更是奇怪了,便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匹?”孟母解释说:“一个人的求学就如同织布,现在只学一半便停下来不学,与在织布机上剪断布匹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又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他日夜勤学不息,再也不贪玩了。

孟子十五岁时,孔子的孙子孔极,在曲阜(fù)教书,孟母便鼓励孟子到曲阜求学。从此,他开始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在孔极门下埋头读书。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成了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有《孟子》七篇流传下来,是儒家经典之一。

——《列女传》

【求解驿站】多用来形容学习、做事应坚持不懈,切忌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活学活用】孟母不惜~,真是用心良苦。

【妙语点拨】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延伸阅读】孟子有一天看见邻居“嚓嚓”地磨刀,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妈妈,隔壁干什么呢?”“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呀?”孟母当时在忙,笑着随口说:“杀猪给你吃猪肉啊。”说完就后悔了,这不等于在教儿子撒谎嘛。孟母心想:要培养儿子诚实的品质,我这个做母亲的首先就得讲诚信啊。第二天,孟母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好奇地问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更羸对魏王解释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猜测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魏王还是一脸茫然。

更羸接着讲:“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成语“惊弓之鸟”便由此而来。

——《战国策·楚策四》

【求解驿站】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

【活学活用】他在那件事情上吃过大亏,老是担心再次发生类似的事,真是~。

【妙语点拨】细致的观察、严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是更羸虚拉弓弦就能射落大雁的原因。这种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再者,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听闻射箭之声,害怕再次被射中,拼命飞高而致使伤口断裂,掉落于地。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克服大雁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学会忘记过去,面向未来,不要让曾经的挫折、失败等不利因素成为以后前进的绊脚石。

【近义】伤弓之鸟、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反义】初生牛犊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学习

惠州特产有哪些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特产有哪些,内容包括惠州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惠州特产有哪些时令水果,惠州特产有哪些可以送人。惠州特产有哪些一般而言,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特产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经特殊工

学习

介绍惠州的英语作文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介绍惠州的英语作文,内容包括关于介绍惠州的英语作文,介绍惠州的英语小作文,介绍惠州30词的英语作文。介绍惠州的英语作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学习

惠州社保个人查询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社保个人查询,内容包括惠州社保个人查询地,惠州社保查询个人全部,最新惠州社保个人查询。惠州社保个人查询惠州社保个人查询有哪些方式?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上网查询惠州市社

学习

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内容包括古代诚信的成语,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诚信故事成语。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故事吧,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故事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诚信的

学习

苏轼在惠州西湖的诗句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在惠州西湖的诗句,内容包括苏东坡赞美惠州西湖的诗句,苏轼在惠州西湖的诗,苏轼关于惠州西湖的诗句。苏轼在惠州西湖的诗句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

学习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阅读(90)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经典成语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学习

古代成语故事介绍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成语故事大全,内容包括古代成语故事原文,古代成语故事电视剧,古代成语故事简介。古代成语故事介绍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有关古代成语故事介绍,欢迎大家一

学习

惠州重点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2017重点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内容包括惠州中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惠州市中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惠州中考录取分数线排位。惠州2017重点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重点高中中考录取通知普通高中录取分第一批录取和第二批录取,第一

学习

惠州哪里泡温泉最好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哪里泡温泉最好,内容包括惠州泡温泉去哪里最好,惠州泡温泉自驾游攻略,惠州泡温泉哪里最正宗。惠州哪里泡温泉最好温泉热浴可使肌肉、关节松弛,达到消除疲劳功能。惠州的温泉资源是很不错的,那么去惠州哪里泡温泉最好呢?

学习

广东惠州中考考试时间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2018年广东惠州中考考试时间,内容包括惠州中考1模2模时间,惠州中考时间,惠州小升初考试时间。2018年广东惠州中考考试时间中考是学子求学历程中第一个重要考试,所以知道它的时间尤为重要,下面是百分网整理的2018年广东惠州中

学习

惠州小学排名榜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小学排名榜,内容包括惠州小学排名榜,惠州小学学校排名榜,惠州小学最新排名。惠州小学排名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一些专业院校的相关知识吧,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惠州小学排名榜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

学习

惠州西湖的历史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惠州西湖的历史,内容包括惠州西湖的历史简介,惠州西湖的历史名人,惠州西湖的历史调查。惠州西湖的历史惠州西湖的建设始于北宋时。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接下来就由带

学习

苏轼被贬惠州写的名诗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被贬惠州写的名诗,内容包括苏轼被贬惠州描写吃的诗句,苏轼都被贬到惠州所写的诗,苏轼被贬惠州写的名句。苏轼被贬惠州写的名诗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面是关于苏轼被贬惠州写

学习

汕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汕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内容包括汕头中考体育评分标准表,汕头中考录取分数线预测,汕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2021年汕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体育中考是通过统一测试的形式对应届初中毕业生作出体质评价的统一测评模式,接下来

学习

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内容包括古代诚信的成语,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诚信故事成语。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故事吧,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故事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诚信的

学习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阅读(90)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经典成语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学习

古代成语故事介绍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成语故事大全,内容包括古代成语故事原文,古代成语故事电视剧,古代成语故事简介。古代成语故事介绍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有关古代成语故事介绍,欢迎大家一

学习

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内容包括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阿拉伯的民间故事精选600字,描述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读后感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读后感1《一千零

学习

古代励志诗歌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励志诗歌,内容包括古代励志诗歌大全100首,古代励志诗歌有哪些,古代励志诗歌名句。古代励志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

学习

高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总结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高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上海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广东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高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总结高中的历史学习不像初中的那么简单,高中历史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

学习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表,内容包括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表,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部,高中历史知识点完美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

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内容包括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时间表。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