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玉露原文及翻译
学习文言文,能够让我们从古人的故事中学到各种处事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对于还在学校的学生来说,文言文也是一个必考考点,是不能放过的得分点。本文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鹤林玉露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鹤林玉露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鹤林玉露翻译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 ④如是者十四年
2. 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 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答案: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A 4.略
宋代《鹤林玉露》鉴赏
《鹤林玉露》是一部记述宋代诗文以及文人轶事的文学书籍,属于笔记集,由宋代罗大经进行相应的编撰。
罗大经(11961242)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宝庆二年(1226)进土,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
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庄子战国策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书中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乘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
《鹤林玉露诸葛武侯》阅读答案
伊尹①,禄之以天下,不顾也;赐马千驷,弗受也。天下信之久矣,故事汤事桀,废辟***②,不唯天下不以为疑,而桀与太甲亦无一毫疑忌之心。东坡论之曰:“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此论甚当。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③,已略相类。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虽然,先主、孔明鱼水相得,发此言无难也,此言之发,后主与左右固皆闻之矣。后主非明君也,左右非无谗慝也,孔明所谓诸有作奸犯科者,宜付外廷论刑,所以绳束左右者,非不甚严也。而当时曾无一人敢兴单辞④之谤,后主倚信,亦卒无纤芥之疑,何哉?只缘平时心事暴白,足以取信上下故也。自三代而后,可谓绝无而仅有矣。后之君子,争一阶半级,虽杀人亦为之。自少至老,贪荣嗜利如飞蛾之赴烛,蜗牛之升壁,青蝇之逐臭,而曰“我能立大节,办大事”,其谁能信之?
(取材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武侯》)
注:①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元勋。②废辟***:指伊尹放逐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商汤长孙)又使其复位。③耕莘聘币:指商汤任用伊尹。《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④单辞:指单方面言辞。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顾也顾:看重
②故事汤事桀故:旧,先前
③此论甚当当:允当
④薄田十五顷薄:肥沃
⑤左右非无谗慝也谗慝:邪恶奸佞之人
⑥后主倚信倚:倚重
⑦亦卒无纤芥之疑纤芥:细小
⑧其谁能信之其:表反问语气
A.①⑦B.⑤⑧C.③⑥D.②④
7.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马千驷,弗受也
赐给他一千匹马,他也不接受。
B.已略相类
已经大致相似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不另外置办产业,来增加自己丝毫的收入
D.只缘平时心事暴白
只因平时心里的算计都已经暴露
8.下面对本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和苏轼都认为伊尹是有大节、办大事的人,所以不会被人猜疑。
B.正因为诸葛亮一生不追求财富,先主刘备临终时才能与他推心置腹。
C.作者认为后主刘禅并不是一位明君,后主的周围也有很多奸佞小人。
D.诸葛亮的高尚品节,在夏、商、周之后,是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的。
9.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②后之君子,争一阶半级,虽杀人亦为之。
10.本文在写法上,多用类比或对比,以突出作者的观点。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对此做简要分析。(5分)
答
6.D故,连词,所以;薄,贫瘠
7.D(心事:不能解释为“算计”。暴白:暴pù:公开;白:表白,说出)
8.B(先主与诸葛亮推心置腹,是因为诸葛亮志向远大、品节高尚,不以财富为目标)
9.①能树立像天下那样高大品节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很狭小的。
②后来的所谓君子,为争一点儿官位,即使杀人也干得出来。
10.答案示例:
①作者把诸葛亮和伊尹作比,称“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伊尹不以天下为禄,不受千驷;诸葛亮“不别治生,以长尺寸”,都是突出强调他们志向远大,有“大节”“办大事”,不以私利为重,所以能取信于人。
②把诸葛亮和后世“君子”作对比。诸葛亮志向高远,不贪慕富贵荣华,心地坦荡,所以能取信于君臣;后世君子,表面追求“立大节,办大事”,实际却追求官阶、富贵,如飞蛾扑火、蜗牛升壁、青蝇逐臭一般,甚至“杀人亦为之”,因而也就难以获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