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球崛起》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猿球崛起》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猿球崛起》是好莱坞标准成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下诞生的中上乘制作,以其酣畅流利的叙事,叹为观止的动作捕捉技术在上映首周便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本文着重于本片中为人称道的长镜头段落进行影像视听批评,并由此延伸到好莱坞在科幻这一类型情节叙述上的商业奥秘和人文理念。
关键字:猿球崛起 好莱坞 商业电影 长镜头
一、反传统而讨巧的好莱坞商业长镜头
好莱坞大片一直贯陈的是用蒙太奇理论的多机位组合拍摄来构建电影情节的丰富变化和紧张悬念,将快速捕获并切换画面产生的张力来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而获得观影快感。比如不久前邓肯?琼斯导演的《源代码》利用重复延续的快频率剪辑牢牢抓住观众,造成紧凑的节奏感来增加表现力,强化观众的参与快感。而电影《猿球崛起》整体上秉承了好莱坞直线型的流畅叙事,画面切换简洁有力,但却有好几处精心设计的运动长镜头带来了极具观赏性的视觉震撼和美学体验。
众所周知,长镜头的连贯不断,能够再现空间的完整原貌,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著名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他的长镜头理论中认为只有不切割拍摄的时间和空间,使银幕中的空间在连续的时间流程中展现,才能给观众视觉感受上带来天然的而非人工加工过的真实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物质时代,在好莱坞的流水工业体系生产速度下长镜头理论早已式微,标准的好莱坞镜头平均持续时间已在5秒以内。因此《猿球崛起》中的长镜头才显得如此的惊艳,难能可贵。
电影中第一个运动长镜头小猩猩Caesar在室内从厕所穿梭到穿梭到窗前,镜头始终紧紧跟随着Caesar灵动轻盈的运动,轨迹设计完美契合Caesar高智商的运动技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动人心弦,镜头的调度和场景的融合天衣无缝,小Caesar的萌态可掬立刻透过荧幕感染观众。
猩猩Caesar第一次从红树林低大幅度跳跃到顶端整个长镜头一直跟随着Caesar在快速的移动和上升,并在树顶来了个180°摇镜头,变成了展现旧金山市全貌的大远景镜头(此时也是Caesar和观众共同的主观镜头,观众开始共鸣和代入),随后迅速反方向摇回原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贯自如,赏心悦目,用运动长镜头完美的再现猿类在没有人为干预下在大自然中自由行动的酣畅淋漓。
长镜头曾经作为美学思潮理念伴随着一系列的流派运动,例如著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并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出了大量的艺术电影。长镜头理论主张逼真反映、客观再现电影的本质特性,而《猿球崛起》中的上述段落正是对Caesar运动的自然完整的模仿,将观众的情绪同画面融为一体,仿佛Caesar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没有人的主观干预下自觉完成,细腻的展现出猿类的内心世界,渲染出了逼真而原始的氛围。
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说过:“我认为,对于一部想要真实表现生活的电影或戏剧来说,它必须非常隐晦,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落入窠臼或陈腐的观念。它所表达的.观点必须融有一种和它一致的生活感,这些观点必须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诉诸观众的意味,正确的、合乎真理的观念也是多侧面的,不可能一概而论。各种思想必须有待于观众自己发现,这种发现本身所带来的震惊来强化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而不是通过情节点或虚假的戏剧冲突或虚假的因果关系来人为地强化它,把它强加于人…”。要真实的捕捉内心对荧幕解读探索获得的感悟和悲喜就需要借助长镜头在语义上的连贯性。长镜头除了能再现“记录”效果,更重要的是其能够“揭示”某种内化的隐藏在影像背后的意识。本片的几处长镜头不仅带来视觉上连续的审美乐趣,更易让观众不知不觉的沉浸其中,自始自终不由自主的尝试“揭示”Caesar的心理、情绪,而这些是断裂、跳跃的蒙太奇难以实现的。
在数不胜数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猿球崛起》在某种程度上反了传统。在千篇一律的好莱坞主流电影语言下,好莱坞的商人们历来强迫性的将他们的观点诉诸于观众的潜意识。因而好莱坞大片极少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余地,快速的蒙太奇剪辑似乎成为了“文化入侵”的某种必要手段。蒙太奇强调让观众看见导演想要他们看到的内容,创作者把自己的价值观“一厢情愿”的硬塞给观众。当我们坐在好莱坞面前,观众需要做的仅仅就是“接受”而不是“探索”,因此电影在传承哲思上就透明得近乎于无形。虽然情节的直白致使好莱坞大片游离于艺术之外,但这种影像上的透明却是保证电影娱乐性/商业性清晰的重要手段,而这正是好莱坞能占领全球市场的产业经验。就好比贝尔顿说“好莱坞的透明性是一种幻象,它不用生硬的象征符号破坏情节的流畅,其叙事手段高度技巧化,它诱导观众直接进入规定情景,和银幕上的角色融为一体。好莱坞建设的是高效率的生产流水线,这条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故事的清晰和通畅。” ①而在好莱坞的商业工厂面前,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显得额外苍白。
二、科幻类型的无意识快感宣泄
科幻这一好莱坞独具特色的类型电影一直在展现电影视觉奇观,获得感官刺激的娱乐快感,占有着商业上的娱乐主导本位。
赫伯特?W?弗兰克定义科幻电影为“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故事”。由此看来,《猿球崛起》是一部标准的虚构的可能真实的科幻电影。且本片作为一部关注人性、人文的软科幻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漏洞,但是整部电影从情绪的萌生、铺垫、发展到高潮的释放毫不突兀,更是较好的兼顾人性,最终对观众积累的情绪宣泄在科幻本文下堪称完美。
任何一种类型电影的兴盛必须是在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下产生的,最初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诞生于美国大萧条的背景下,科幻电影作为一种安全的愉悦的自我逃避成功的缓解了人们对人生对未来的恐惧心理。20世纪50年代,在二战、核武器、原子弹、冷战、麦卡锡主义这些名次背后科幻电影迅速进入了兴盛的黄金时期。此后,科幻电影乘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翅膀逐渐成为好莱坞的摇钱树。
“(科幻片)的基本情节冲突来自技术成就带来的广泛和意外的文化后果,它的戏剧动作考验着社会和社会体制抵挡或接受(常常是全球化的)激进变换挑战的能力。” ②《猿球崛起》的科幻本文是设置在以动物(猿类)为对象的基因试验的背景下,这在当今的科技下已经不算幻想了。《地球公民》、《熊的故事》、《海豚湾》一系列探讨人类与动物相处的电影更是将人文环保演变成了备受关注的普世价值观。《猿球崛起》选择猿类为主角是符合当前社会的心理语境的,并且好莱坞丰富的幻想力和不容置疑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摆脱依赖人类演员的塑造而仅仅寄予于CG特效,使其在处理“非人类”为主角对象时也能挥洒自如。本片正式利用CG天衣无缝的插入现实创造出了生动逼真的视觉奇观,从猩猩Caesar的身世到点点滴滴的成长经历喜怒哀乐,影片巨细无遗地立体地呈现出来。与此对比,人类的表现反而显得扁平单一。
三、种族沙文主义的失效
《猿球崛起》的情节设计是猿类为了追求自由发动起义,反抗人类压迫。
在《猿球崛起》中,所有的人类角色全都沦为配角,并且从结尾的彩蛋和整个《人猿星球》系列电影推断最终自以为是的人类被猿类所取代,人类沦为被奴役的对象。然后即便如此,观众固有的种族沙文主义却在此时完全失效。当Caesar像《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呐喊“freedom”一样喊出“No”的时候,观众们全部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不禁的代入猿类的立场,为他们的起义振臂高呼。
由此,“不自由,毋宁死”是所有种族共通的情怀,这一点在电影史的具化现象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一直在各大电影top排名表中位列榜首。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我们都是既有规则的束缚,只是人们只有无奈的压制冲破制度的桎梏的冲动。直到走进电影院的影像中,这份反抗才可能蠢蠢欲动到张力的临界点,就好像弹簧被压缩到极致的瞬间反弹。可惜的是,这个反弹的惯性就好比银幕上的视觉暂留一样的短暂。观众在电影的梦幻中获得了宣泄,而在走出影院后重新实施压抑。
四、《猿球崛起》带给国产主流商业电影的启示
国产的商业电影自1997年《英雄》开始萌芽,经过导演们(主要为第五代导演)的一系列探索似乎仍然处于一种自我徘徊、对好莱坞的观望以及对电影属性自我纠结的状态。并且从《建国大业》开始,国产主流电影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变得暧昧不清。这种暧昧性从表面上看是在电影计划经济下对国产影片的保护和促进,但其在与好莱坞大片的博弈中却显得不太乐观。当然,国内有很多客观限制,比如不健全的市场竞争配置,劣质山寨的制作技术。但是创作者主观思想艺术上的匮乏,意识观念的自恋和偏执更是阻碍国产商业电影改革创新的根本。
《猿球崛起》的成功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以假乱真的技术的先天优势,但是其在叙事上的成熟功力、明快有序的场面控制以及本片中精心设计的长镜头我们可以合理嫁接到国产影片中来,以弥补自我的先天不足。同时好莱坞对社会形式有着精确的审视度量,使其能在即便政治意识形态凌驾于商业权利时期依然可以利用对题材的转移分化和创新实践,成功规避政治对电影的干预。科幻题材这一类型电影无疑完成了这一转换,迅速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好莱坞对时代变革过程中对题材的弹性转变是其他各国电影都难以企及的。“好莱坞电影风格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弹性。它能顺应经济变革和技术***,调整来自其他风格体系的影响和半个多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电影创作者各自的美学要求。……简言之,如果好莱坞电影这一概念从历史角度讲十分有用,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静止僵化的实体,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套与历史同在的实践。” ③对于当代国产主流商业电影来说,好莱坞的这一灵活性的角色转变对于我们自身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① (美) 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静等译,2010.
② 游飞、蔡卫 《美国电影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③ (美) 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迅译,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