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多项其他功能:提示研究起点、知识承续功能、学术评价功能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教材
1.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4.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魏埙、蔡继明等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袁志刚、欧阳明:《宏观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罗伯特•耐尔•海尔布伦纳、莱斯特•瑟罗著 秦海译:《经济学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0.马克•斯考森、肯那•泰勒著 吴汉洪、苏晚囡 译:《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莫里斯•D•利维著 刘立、陆瑾、张普译:《生活中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布莱恩•诺斯登、霍华德•文著 王曙光、来有为等译:《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徐平华等著《西方经济学演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4. N. Gregory Mankiw:Principals of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版
15. Michael Parkin,Macroeconomics 5th ,Addison-Wesely Publishing Company,2003
16. P.A.Samuelson & W.D. Nordhaus,Macroeconomics 15th,McGraw-Hill,Inc.1996
17.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8t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马克·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长春出版社,2006年。
19。约翰·米尔斯:《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
理论部分:
1.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美国《货币银行学杂志》,1988年第22期
2.罗 默: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86第10期
3.丁堡骏: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经济评论》,1996年第6期
4.赵世洪: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2期
5.谷书堂,刘占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11期
6.谷书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与微观经济改革的关系,《经济学家》,1997年第5期
7.谷书堂:论中国转型期经济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何国华、范卫清:新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
9.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0.陈峥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11.马颖: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经济评论》,1997年第3期
12.车卉淳: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述评,《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3.叶景聪: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固定与浮动汇率体系之比较,《财经论丛》2002年第5期
14.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经济研究》 2007.1
应用部分:
1.谷书堂,顾颉:当前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一个矛盾与对策,《经济界》,1998年第1期
2.杨桂菊:关于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
3.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宏观经济调控和我们的思考,《经济学家》,1994年第6期
4.李连城:试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纵横》,1994年第7期
5.赵海宽: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金融》,1994年第1期
6.尹 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周天勇: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财贸经济》,2003年第3期
8.方方、刘力臻: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9.陈戈止:宏观调控两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财经科学》,1994年第6期
10.曹 新:宏观经济总量内涵异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第5期
11.魏 杰,沈坤荣: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5期
12.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中国物价》,2004年第3期
13.陈东琪: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题——兼论均衡增长思路,《中国物价》,2004年第2期
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16.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7.柳欣: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东岳论丛》,1999年03期
18.柳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19.柳欣,郭金星: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20.柳 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21.刘国光: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几点看法,《经济学动态》,2001年06期
22.刘国光:我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09期
23.刘国光: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看法,《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2期
24.刘国光: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2年01期
25.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年05期
26.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有多大,《了望》,1999年15期
27.林毅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05期
28.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9.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30.房维中: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管理世界》,1994年03期
31.江铭强:日本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特点,《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09期
32.江铭强: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0期
33.江铭强:法国宏观经济计划调节体系简介,《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1期
34.刘树成.张晓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经济研究》2007.10
35.安同良,卞加振,陆国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经济研究》2007.7
36.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经济研究》2007.10
37.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研究》2007.2
38.贾俊雪,郭庆旺,刘晓路,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2006.12
39.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6.10
40.吴汉洪 崔永,中国的铸币税与通货膨胀:1952—2004 《经济研究》 2006.9
41.王树春: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42.王树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与实证分析,《中国财政》,2000年第8期
43.王树春:城市集体经济的制度变迁及其趋势,《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第3期
44.王树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及其趋势——论体制转轨的重要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3——转轨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002年6月
45.王树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研究中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2003年6月
46.王树春:试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以天津市为例,《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5——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2003年6月
47.贾保文:创新型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选择,《天津市****校学报》,2003年第1期
48.贾保文:国家职能定位与体制改革,《现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49.贾保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认定,《前线》,2003年第6期
50.王常柏:构建与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5期
51.吴爱东:论国有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经营,《商业研究》2000年第5期
52.黄卫华:利率、税率和价格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庆金融》2001年
53.周莉津:入世与中零售业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年
54.刘欣欣:阿马蒂亚·森的价值限制定理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5.刘欣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6. 李海伟.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吗,《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7期
57. 李海伟.论制度变迁中的供求错位---以农地流转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58. 王树春,后税费时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1期
59.王树春.略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制度选择. 《现代财经》. 2006年第12期。
60. 王继平.美国反垄断兼并指南变迁中经济学家的作用及其启示. 《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61. 王继平."幸福论"的研究与启示.《光明日报》2007年4月24日
国外主要刊物
1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国经济评论 美
2 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 英
3 Econometrica 计量经济学 美
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经济学季刊 美
5 The Economic quarterly 经济学杂志 英
6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经济研究评论 英
7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经济理论杂志 美
8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世界经济评论 德
9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 德
国内主要刊物
1、《中国社会科学》
2、《经济研究》
3、《经济学家》
4、《经济学动态》
5、《改革》
6、《世界经济》
7、《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8、《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经济日报》
10、《财经科学》
11、《经济科学》
12、《经济评论》
1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4、《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16、《经济研究参考》
17、《财经研究》
18、《南开经济研究》
19、《中国经济问题》
20、《宏观经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