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徽》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己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跟着来看看关于《家徽》阅读答案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家徽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阅读题目:
13、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4分)
——放贼——送鱼——
14、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4分)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句,批注:
15、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家已经有点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3分)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徽》阅读答案
13、捉贼刻鱼
14、示例:①这句话从贼的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形象的表现了贼当时恐惧的心理、冷的程度和视粮食如生命的情状;②“眼眶却红了”形象的写出了贼被祖父感动的神态;“低着头”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的神态;③“跪”“磕”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对祖父感激之情极深;
15、“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或“那条鱼的*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16、祖父是一个宽容、善良、不贪心、富有生活经验的人示例: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17、示例一:宽以待人知恩*报。
示例二:宽容感恩。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材料
①两千年前,孟子把道德不够好的人统统称作禽兽。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区别究竟有哪些?孟子认为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这些品质,人就不是人了。
②恻隐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见它之于人是何等重要。《三字经》开端的两句话即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意是想说明,作为高级动物,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干净的。至于随着逐渐长大,人有可能撒谎,有可能作恶,有可能损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尘世里遭遇了滚滚红尘的污染。
③恻隐之心潜藏于人的体内,久而久之,就转化为人一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看见别人流泪,自己的眼圈就潮湿;看见别的生命在受伤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颤,心灵抽搐。恻隐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不是铁,不是钢,更不是顽石,而是一团活着的血肉。血肉的属性,决定了人心的敏感性与柔软性。柔软的人心才能产生怜悯、同情、爱恨、快乐、沮丧等诸多情绪。其中,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有了怜悯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趋向善良,才能忘却一己之得失,去帮助与救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旁人。当然,人原始意义上的'“性本善”,并不等于人在漫漫的一生中,必然踩踏着一条行善之路。人是脆弱的,经不住外在世界抛来的媚眼。于是极易受引诱、被蛊惑,致使人性之善,宛若日益流失的水土,被渐渐蚕食,被渐渐剥离,被渐渐冲刷,露出了或多或少的恶的端倪。鉴于此,无数的先贤都痛心疾首,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之以谕,谆谆告诫人要以仁义为立命之根,要以厚德为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大致相同。在相互的依偎里,在相互的抚摸里,在相互的关爱里,在相互的帮扶里,人才不孤单,不寒冷,不疼痛,不绝望。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遭遇不幸时,自己若肯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轮到自己落难之际,无数只热手才会纷纷向自己递来。
④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驱动着善行,善行反哺着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变成了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万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举行走于人间,人才能变得宽厚博大。宽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其生命的价值亦得到了彰显。
⑤行善,没有前提条件,也没有固定方式。给迷路者指一下路,给饥饿者递一个馒头,给遭灾的人捐一些被褥,给交不起学费、药费的人资助一笔钱,甚至,给那些贫贱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给那些落魄失意者以鼓励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举。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举却没有高下。穷人捐赠的一元钱和富翁施舍的一万元钱,在功德的意义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⑥(善是火苗,需要呵护;只有呵护,才能燎原;善是种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发芽,并绿满原野。)一个人的善,可以引导更多人的善;对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在表象上,善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一个国家,若只有坚挺的*炮而无正义,这样的国家纵然可以让别国恐惧,却无法让别国臣服。一个社会,若只讲究利益,而没有爱的传播、爱的弥漫,纵然堆满金山银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⑦(三国时期的刘备曾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会转化为一种土壤,成为一种气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题目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抽搐( ) 蛊惑( )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把句子补充完整:
但主体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3.文章的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 文章的第⑦段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6.在你的身边见过哪些善行善举?请在下面写出一个事例来。(80字左右)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答案
1. chù gǔ
2. 人活着,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要顾盼别人。
3. 排比 突出强调了善很柔软,但是很有力量。
4. 层进式 善很柔软,但是很有力量。
5. 引用论证 运用刘备的名言来论证善良需要从点滴做起。
6.示例:今年夏天,暴雨连连,洪水泛滥。李杰不幸一人被困孤岛,在危机时刻被一名船夫所救。李杰感激不尽。而船夫却说:不必感谢了,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就行了,今后如若遇到有困难的人,一定要为其提供方便。说罢船夫悄然离去。
被骗阅读材料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付钱,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暖风打开,要是不管用,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我去切尔塔诺沃,那可挺远的!”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 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儿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
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又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可 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他怎么知道这 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谁有时间呢?在哪儿读的?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 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 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待了肯定不止十年。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以往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想到这儿,我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然后就去开车门,想尽快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先别开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多余的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我正发呆时,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被骗阅读题目
(1)“我” 乘坐出租车经历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这些变化
(2)文中司机出现了三次笑,请结合文本分别解释其含义?(6分)
(3)“他要把我怎么样啊……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一节,从表现手法和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鉴赏。(4分)
(4)结尾“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6分)
被骗阅读答案
1.① 司机亲自下车来为乘客开门,对于他的礼貌和客气,“我”很吃惊,极不适应,存有戒备心理②司机对我微笑,又是开暖风又要给我毛毯,面对他的过分周到热情服务,“我”很迟疑,以至于怀疑面前是否是出租车。③听到司机不计路途远近,爽快答应又温柔一笑,“我”很警惕,很不安。④司机礼貌周到的服务,毫无歹意的种种行为,和“我”对他的猜想与戒备大相径庭,“我”感到惊愕;以前的种种猜想都和实际情况不吻合,“我”强烈的感到,是被自己的紧张心理和情绪欺骗了。(每点1分)
2.第一次“微微一笑”,表示对乘客的热情。第二次“温柔地一笑”,表达对乘客要去挺远的地方之要求的乐意接受。第三次“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他刚才提出抄近路,给乘客带来了紧张不安,表示歉意。(6分,每点2分)
3.表现手法: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内心独白为主;(1分)自问自答,多用短句、感叹句,强化了“我”猜疑戒备的心理。(1分)作用:渲染烘托了“我”的紧张害怕心理,对下文作了铺垫。(2分)
4.①“落网”含义:那个乘客跟“我”一样,面对司机的热情服务,“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被自己过分的戒备心理情绪所左右,也会在一路上紧张与不安,陷入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心理罗网。
②照应标题“被骗”,呼应全文,用在结尾强调突出了文章主旨,巧妙地说明被骗是因为陷入自己的不良心态设置的罗网。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热情周到服务反倒引起和招来猜疑戒备,“我”这样的人在当今很多,作者意在批评对别人过于戒备猜疑的人,揭露人性丑恶的一面,呼唤善良、信任与关爱。(每点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关于《家徽》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