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曲一腔腔情散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一首首曲一腔腔情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一个天天都有“好声音”的年代,是一个天天能听“好歌曲”的年代,人们的听力渐渐被网络所俘获,那些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的曲儿,像一串串失声的风铃一样悄无声息地飘向岁月深处,渐渐淡出人们的听力范围。可是,儿时听曲儿的情景,依然在岁月的文件夹里存着,念曲儿时的快乐,依然萦绕于心……
记忆中的第一首曲儿,是我婆教的《咪咪猫》,“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记得那时,我是面对面坐在我婆的怀里,她不紧不慢地教一句,我就咿咿呀呀地学一句。当我用不太清楚的口齿念出来之后,她开心地笑了。那一笑,豁齿的牙床露出来了,发自内心的幸福在皱纹很深的脸上跳荡着、跳荡着。自打学会几首小曲之后,我就天天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大声吟诵一番。周围大人一表扬,声音会更高,语速会更快,那种旁若无人、摇头晃脑的陶醉样,现在想来真是好笑!
儿子出生后,常常趴在背上让我教他念小曲儿,我教给他的第一首也是《咪咪猫》。他不像我当年那样爱显摆,只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咪咪猫为啥要上高窑?为啥是金蹄蹄、银爪爪?为啥要上树逮雀雀……我就耐心地一个个问题回答,就在这一问一答中,我们母子之间的心更近了、情更深了。这首普通的乡间小曲,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连起了三代人之间的血脉亲情。每次吟诵这首曲儿,就会想起婆眯着眼教我念曲儿的情景,就会想起儿子爬在背上扭来扭去的调皮样。一晃,婆走了三十多年,儿已长成一个大小伙,我也站到了五零的边上,曲儿早都没人念了,可是婆孙之间、母子之间听曲儿时的快乐,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着……
《一二三四五》儿歌,是和小朋友玩时特别爱念的一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吃了xx林。”当年,一帮女孩子围成一圈,边玩边念。有意思的是最后三个字经常换成我们讨厌的男生的名字,“xx林”是我们经常爱用的名字之一。一则“林”和“人”押韵,念起来上口;二则他爱欺负女孩子,大家都讨厌他。后来有一段时间流行将后面的人名换成“***”。至于他是谁,那时的我们都不知道,只觉得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人。长大后知道了他的身份,不禁哑然失笑,乡野小孩念的小曲竟然也与世界风云接轨,真是小乡村连着大世界!此曲的后两句“老虎不吃,吃了xxx最有意思。老虎不吃人吃了xxx,意即xxx不是人。拐着弯骂人,首创者真是用心良苦呀!有趣的是,美国总统被这些乡里熊孩子在歌谣中骂了无数遍而他压根都不知道。一转眼,当年一起念曲儿的孩童如今都已步入中年,有的甚至已经荣升为爷爷奶奶。可是念曲儿时的快乐、念曲儿时产生的情感,并没有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印象中,念得最热闹的一首曲儿是《高高山上一堆灰》:“高高山上一堆灰,姊妹三个坐一堆。大姐放了个屁,溅了二姐一脸灰。不是三妹跑得快,差点吃了屁的亏。”这首曲儿应该来源于田间地头那些辛苦劳作的妇女们,她们在劳作之余以念此解闷逗乐,不知怎样传到了我们这些小孩子当中。每次念到第三句,一帮瓜女子你推指着我、我指着着你都把对方称为那个“尴尬的大姐”。边指别人边跑边笑,直到笑得没劲了,瘫软在地,抱成一团。无邪的笑声,还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一切如昨,怎奈眼睛一眨,几十年的光阴已从指尖滑过。每每想起那种热闹温馨之景,一种暖意油然而生……
听过很多曲儿,最爱听的还是我婆念的曲儿,生活中的事情仿佛没有她不能用曲儿表达的。哄弟弟睡觉时,她把他搂在怀里,边拍打边念叨“嗷、嗷,我娃乖。我娃乖了穿花鞋,我娃不乘穿旧鞋……”慢慢地,弟弟就在这种一拍一打的节奏中睡着了。和小孩玩时,婆会把孩子放在她腿上,面对面拉着孩子的手念着:“扯锯锯,登坡坡,谁把我娃叫哥哥(姐姐)。”此曲一出口,哭着的会破涕为笑,笑着的就笑得更响了。小孩子的.世界烦恼少,一声郎笑,一肚子的委屈就烟消云散了,快乐倏的一下就爬上了脸。要是看到谁家的孩子不小心把手弄破了,婆会抓一把干净的细土边往伤口上撒边说:“面面土,贴膏药,不看医生就好了。”曲一念完,被伤着的孩子就又活蹦乱跳地玩去了。遇到四邻八舍那些大手大脚不过日子的媳妇婆就会说:“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说得她们一下脸就红透了,臊得不知该往哪儿钻。不管当时想通没想通,以后花钱也学着精打细算了。对身边不爱劳动的小伙子,她则会语重心长地说:“娃呀,听婆说‘腰里没铜,不敢胡拧;腰里没把,不敢胡耍’”,小伙子一听,都会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嘿嘿一笑,回敬一句:“婆,别说了,我知道了!”
婆尽量满足我们听曲儿的愿望,有时实在受不了了,也会使出她的杀手锏:“曲儿长,曲儿短,谁爱听曲儿不要脸。”说得我们一个个嘴蹶脸吊,跟她要翻脸。看着我们真生气了,她又会逗着我们:“曲儿长曲儿短,曲她妈爱害眼。骑个毛驴打个伞,夹个包袱走得远。”听着这么形象有趣的歌谣,一个个又喜形于色、欢呼雀跃起来。现在想起来,那些朗朗上口的小曲儿多像一抹暖阳,给单调而贫寒的童年生活带来多少的温暖和快乐啊!
如今,慈祥的奶奶走远了,可爱的小伙伴们走远了,那些美妙的曲儿也走远了。可是,在我的心里,曲儿里饱含的深情永远不老,听曲时的那份快乐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