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该怎么熬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知道中药在治疗疾病上不仅副作用小,还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帮助人们解除疾病困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体感到不适都愿意选择中药治疗,尤其针对慢性病,在煎熬药方上很多大医院都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但是有些药方需要我们自己回家煎熬,那么中药怎么熬呢?熬中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熬中药该怎么熬,欢迎阅读。
一、煎熬中药前不宜清洗中药
有少部分患者拿到中药后觉得中药不干净,在熬中药前会先用清水洗一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清洗。此外,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有的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影响治病效果。不过习惯性的在熬药前检查下药品的质量这是好的,一旦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二、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陶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切忌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熬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疗效。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熬药的药罐,患者可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三、煎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煎药用水: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有污染的自来水就行,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熬中药。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告知患者使用开水煎熬或用冷水煎熬。
煎药加水量: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熬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熬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至于煎药前药品是否需要浸泡请遵医嘱。
煎药火候: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煎药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左右,具体煎熬时间请遵医嘱。
煎熬次数:以多次煎熬比一次长时间煎熬的效果好。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药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药成分,一剂药经2~3次煎熬后及时滤出煎液,并将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一剂中药一般服用两天,有的只能一天,具体服药次数请遵医嘱。
四、服药方法
具体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应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请遵医嘱。一般情况下:
服药剂量:每次服用100毫升。
服药次数:一日三次。
服药时间: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4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服药禁忌:服药期间禁吃生冷辛辣食物,每次服药应将药液加温,忌不可服用冷药。
熬药服药看似简单,其实蕴藏了不少养生知识,了解和掌握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才能让你尽快治愈疾病、摆脱健康隐患。
中医提醒:不同种类的中药,其煎熬方法会有区别,请患者谨遵医嘱。
拓展:
熬中药的头煎与二煎分别要加多少水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煎中药的几个基本常识。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
1、“先煎”者要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
2、“后下”者要在药煎好以前5~10分钟放入。
3、“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
4、“溶化”者则置于煎好的药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
5、“冲服”的药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
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浸泡半小时,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煎二煎药时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钟。
不同的药材煎煮的时间也有差别。药品质地坚实者要多煎5~10分钟;滋补药可煎煮40~60分钟;清热解表药应少煎5~10分钟。头煎和二煎的药液量,以共计一茶杯左右为宜,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熬中药需要盖盖子吗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对于多数质地坚实的根、种子或动物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等,亦应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通草、菌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被煎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自己在家熬中药一般熬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