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技巧的介绍
说服是指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语出《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说服技巧的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说服技巧的介绍1
引起兴趣
说服一个人最好是先能引起情绪上的共鸣。比如说勾起一个人的好奇心。当他对于事情好奇了才会有进一步去了解的冲动,借助这种冲动你可以把更多的好奇和兴趣注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一个说服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打同情牌
要建立的是情绪上的共鸣,除了好奇和兴趣另一种容易实现的就是同情了。虽然让对方同情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是在于说服一些态度不是很强硬或者让别人态度软化过程中还是常常有效地。
构建信任
要达到情绪共鸣的效果自然要构建一个信任纽带。首先比如说说服的环境可以比较私人聊起来比较随意。这样容易敞开心扉地说,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动之以情,建立信任
在说开了之后,我们就应该以情动人,这个时候就是引起情绪共鸣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彼此间的戒备和隔阂,通常去说服某人,彼此之间肯定存在意见的分歧。这个分歧会产生意见和隔阂。所以要确定这种隔阂的消失才好进一步地说服人。当我们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可以进一步阐述我们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条理清晰,呈说道理。这个是说服的观点呈现阶段,当对方已经有意向听取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应该条理清晰地讲述这些东西完成我们观点的表达。
说服技巧的介绍2
一、为人置梯,保人脸面。
领导要改变部下业已公开宣布的立场,首先要做的北京口才培训就是尽量顾全他的面子,使对方不至于背上出尔反尔的包袱,下不了台。用事实、用实践来证明会比强词夺辩更具说服力。或用亲身经历或在现场操作,这就是管理说服的一个方式。为人置梯,可以把被说服者从自我矛盾中解放出来,北京口才培训使他体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场。在实际工作中,领导最好采取单独面谈的方式,让下属避开公众的压力,使其反省。这样,部下定会顺着你给出的梯子,走下他固执的高楼,并且还会因为你保全了他的脸面而对你心存感激。通过第三个人的介入,来好言相劝,间接说服。间接通道式,通过其他媒介达成沟通,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服方式。
二、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俗话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将我的意念变成他的意念。许多说服工作遇到困难,并不是我们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劝说者与被劝说者固执地据守本位,不替对方着想。如果换个位置,被劝说者也许就不会“拒绝”劝说者,劝说和沟通就会容易多了。领导者在劝说下属时,尤其应注意这一点,并自觉地运用到工作中,清除无形的情绪障碍。我们要注意的是你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定自己的观点,然后慢慢渗透到他的意识中,必须从谈话一开始就给他心理暗示。就像阿弗斯特教授所说的:“善于讲话的人,常常会在谈话一开始时,就使对方说‘是’,从而将对方的心理导向肯定的方向。这就好比打棒球:向前方把球击出并不难,但若要使球沿着某方向反弹回来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心理,一旦否定先占据了他的意识,那么你要改变就难了。
三、求同存异,缩短差距。
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共同意识”,作为领导,为了有效地说服同事或下属,应该敏锐地把握这种共同意识,以便求同存异,缩短与被劝说对象之间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你要坚定信心,用你的肯定意识去感染对方,让对方在刚开始的时候就点头同意你,尽量让他说:“是,是”,并尽可能地使他避免说“不”。如此一来,你的说服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领导者要说服别人,就要设法缩短和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共同意识的提出,则能使激烈反对领导的人,也不再和领导者意见相反了,而且会平心静气地听从领导者的劝说,这样,领导者就有了解释自己的观点,进而攻入别人之心的机会。
四、推心置腹,动之以情。
晓以大义,申之利害,将利害关系陈述清楚。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在你说服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顺应人的这一本性,晓之以利害,往往能够提高你的说服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者的说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跨越这一座桥,才能到达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领导在劝说别人时,应推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感到领导的劝告并不抱有任何个人目的,没有丝毫不良企*,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被劝导者,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白居易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今虽非古,情同此理。
五、克己忍让,以柔克刚。
当下属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相左时,作为领导,切忌用权力去压倒下属。当你尝试说服一个正在气头上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非常难。其实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特别专注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跟他的观点不一样,各抒己见,交谈起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或许还会引起他的不满。这个时候,不妨采取缓冲舒服式,将问题冷却后再处理。如果那样做,也只能是千斤压而不服的状况,下属的反抗会像收紧的弹簧一样随时扩张、爆发。而高明的方法应该是克己忍让,对对方礼让三分,以柔克刚,让事实来“表白”自己。一旦领导这样做,其高风亮节必然会激起下属的羞愧之心,下属会打心底里由衷地佩服领导的度量,在无形中便接受了规劝与说服。这种容忍的风范和“四两拨千斤”的说服技巧常常能赢得下属真诚的拥护与尊敬。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同样需要这种心态、品德,让问题缓一缓,再来说服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拓展:
沟通与说服技巧
1、不强加于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比别人强加的意见更宝贵。因此,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是会让人不舒适的。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给对方一些暗示,再由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是可取的办法。
2、说服时的语言艺术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如果你总是板着脸、皱着眉,那么,这副样子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使说服陷入僵局。因此,在注意到这一点时,你可以适当点缀些俏皮话、笑话、歇后语,在说服的过程中,使对话的气氛变得轻松些,这样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共同意识的作用
朋友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共同意识”,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应该敏锐地把握这种共同意识,以便求同存异,缩短与对方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其实说服本身就是要设法缩短和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共同意识的提出往往会增加双方的'亲密感,最终达到接近对方内心的目的。
4、站在对方的立场
在彼此观点存在分歧的时候,你也许曾试*通过说服来解决问题,结果却往往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实,导致说服不能生效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劝说者与被劝说者固执地踞守在各自的立场之上,不替对方着想。如果换个位置,被劝说者也许就不会“拒绝”劝说者,劝说和沟通就会容易多了。
5、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6、忍一时风平浪静
当别人与自己的意见或看法相左时,千万不要不顾一切地据理力争,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同时激起对方的逆反情绪,使争论逐渐偏离谈话的初衷,而转向对个人的攻击。因此,在出现类似的情况时,高明的方法应该是克己忍让,以柔克刚,用事实来“表白”自己。一旦你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必然也会平息对方可能出现的暴躁情绪,在无形中达到了规劝与说服的目的。这种忍让的气度和“四两拨千斤”的说服技巧常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敬。
7、以真心打动别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说服的时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对方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就必须跨越这样一座桥,才能攻破对方的心理壁垒。因此,劝说别人时,你应该做到排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觉得你们是在公正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而不是抱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更没有丝毫不良的企*。你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
8、自责的作用
在工作中也许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要将某一项艰巨的工作或任务交付同事或下属时,明知可能不为对方接受,甚至还会引起他的不满,但此事又太重要,实在非他莫属。要说服他十分困难。在面对这样的情形时,怎么办?我们的方法是你不妨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说一句:“现在我要向你交待一项工作,虽然明知你会感到不愉快!”这样的表达使对方听了以后,便不好意思拒绝或不满了,这就是自责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也是说服的最好技巧,没有人会对一个已经做过自我检讨的人再横加指责,而你的这种“自责”也是谦虚的一种表现。
9、通过赞扬调动热情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评价”,希望别人能够了解,并给予赞美,所以适时地给予同伴鼓励与赞扬往往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趋于亲密。在职场中,上级对下属的赞扬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属由于非能力因素借口公务繁忙拒绝接受某项工作任务之时,作为领导的你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和热情去从事该项工作,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忙,抽不开身,但这件事情只有你去解决才行,我对其他人做没有把握,思前想后,觉得你才是最佳人选。”这样一来,就使对方无法拒绝,巧妙地使对方的“不”变成“是”,这个说服的技巧主要在于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赞扬,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减轻挫败时的心理困扰,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10、顾全别人的面子
每个人都会因为面子而与别人发生过或多或少的冲突,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很在乎它。因此,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也要尽量考虑到保全对方的颜面,只有这样,说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就像在职场中,你想要改变同事已公开宣布的立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顾全他的面子,使对方不至于背上出尔反尔的包袱。假定你与同事在一开始没有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产生了分歧,为了说服他,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设想,因为你那时不知道那回事。”或者说:“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后,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样的表达可以把对方从自我矛盾中解放出来,使他体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场,你们之间的关系却不会受到任何的负面影响。
11、尊重被说服者,避免他人反感
应该多用讨论或提问方式说服人,不要涉及人的品格和道德行为问题。批评人要留有余地,不要揭短,不要用带有绝对意味的字眼代之以“我的意见是……”,“我想这样会更好些”等。在言语中更应避免“你必须”、“你应该”这样的语词,多用商讨的口气,这样会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能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情绪障碍。用“强攻”的方法说服人也很难奏效。特别是在他人对你怀有敌意,又是在情绪激动,缺乏抑制力时,不如暂时停止对话,以后再说。说服别人,其目的是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能按你的意*行事。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认为自己的理由充分,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以谦逊、温和的态度交谈。既指正对方,又必须让对方觉察到你的体贴。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生只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了解。”这句话可以启示人们,要尊重他人,不要为教导别人而教导别人,要以讨论的方式去说服人。
12、避免与他人争论
在日常生活中,寸步不让的争论方式是不合适的。争论的双方都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绝对正确的,力求自己的胜利。其实,争论是不可能胜利的。纵使对方输了,自己也不等于赢家。若你能完全击败对方,由于被辩倒的人自尊心受挫,心怀怒火,结果你也输了。富兰克林曾说:“在争论或反驳中,也许你赢了对方,但那样的胜利也空虚的。因为,你绝对无法赢得对方的好感。”经验也表明,不论对方的智商多高,学问如何渊博,以争论说服对方都是困难的。过去你伤害过谁,也许早已忘记了,可是被你伤害过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而是会记住你对他的伤害。发生误会时,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决不该为了陶醉于个人的胜利而去与人论个高低。在交往中切不可“得理不让人”,要学会有理让三分,给别人留点面子。这样做,并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得到更多,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高。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劝那些刚愎自用好争吵的人,在说话前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以缓和争论。
如何说服听众的演讲技巧
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然而演讲者又通常不得不对付这个棘手的问题。面对听众,那些精明的演讲者总能做到小心谨慎、毕恭毕敬,他们既能充分尊重听众的观点,又能巧妙而又有条不紊地照原定计划阐明自己的观点,打动听众,促使他们主动接受演讲,让他们心悦诚服。那么,演讲时该怎样运用这些技巧呢?
一、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当你的演讲有可能引起争议时,找准恰当的途径显得特别重要。途径不对头,就有可能导致听者的敌对情绪,不等你的话出口,你早已注定要立于失败的境地。路子选对了,你便能充分说服听者。这是一门最难掌握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际艺术。首先,你应当了解你的听众。
一般来说,演讲的听众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大类型。有的听众与你持有相同的观点;有的听众犹豫不决,处在观望之中;有的与你的观点相对。那些同意你观点的听众用不着你花力气去说服;那些犹豫不决的听众有可能被你清楚明了、令人信服的演讲改变立场。你面临的真正挑战无疑来自最后一类听众,因此你必须开动脑筋,设法让这部分人放弃自己的观点,站到你这边来。
然而,改变一个人的立场从来就是相当精细的工作。我们知道,谁都拥有自己引以为豪的观点。它们要么是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要么是拥有根深蒂固的情感根基。我们小时候在母亲怀抱里学到的那些知识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个性中。对于宗教、政治、民主及养儿育女等,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一些陈旧的观念使得我们很难对许多问题保持冷静而客观的看法,而在别人眼中它们看上去则像是一些偏见。但是,只要真正是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认为它们是完全合理和令人满意的而抱住不放。正如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会轻易责备自己的小孩一样,我们对自己那些“珍贵”的观点也从来不大会看不顺眼。
如果你直截了当地面对面攻击一个人所拥有的“珍贵”观点,他的反应与你批评他小孩的反应一样,只能是反感。他会对你表示愤慨。他会全副武装,保护自己,对付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不但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且相反还会像溺爱小孩的父母把自己的小孩抱得更紧那样,更加坚守自己的立场。有关这一点,可以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由此看来,演讲前你必须充分分析你的听众,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途径,把演讲的重点放在那些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尤其是与你意见相左的听众身上,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你还必须正确面对听众自己已有的观点,不可因为它们与你的观点不一而开门见山地迎头痛击。
二、先退后进,变守为攻
演讲时,特别是当你的观点处于不利的境地,为了达到说服听众的目的,你不妨先有意识地退一步,肯定听众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然后在获得听众信任的基础上再寻找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巧妙地提出你的观点,变退为进,化守为攻,从而最终有力地说服听众。在《裘利斯·凯撒》一剧中,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好的例子。
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统帅裘利斯·凯撒在元老院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为首的是深受他信任的勃鲁托斯。作为主谋,勃鲁托斯做了恶人还先告状。他跑到街上公共讲坛上,大谈杀死凯撒的必要性,极力为自己开脱罪责;同时,又信誓旦旦地把自己装扮成正人君子的模样。听了了勃鲁托斯的演讲,群情沸腾了,他们认为杀死凯撒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勃鲁托斯为民除害是英雄。请看此时玛克·安东尼是怎样说服听众让听众接受他的观点的。
面对勃鲁托斯蛊惑人心的演说,面对群情激愤、不明真相的市民,安东尼心里清楚,在此时此地,他既不能马上歌颂凯撒又不能一上讲坛就立即攻击勃鲁托斯。于是,他开场便说:“我是来埋藏凯撒,不是来赞美他。”接着,他又开始赞扬勃鲁托斯,称他为“尊贵的勃鲁托斯”“正人君子”。这样的话无疑适合当时的气氛,不会引起听众的反感而遭到他们的反对。然后,他抓住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市民的心拉向自己的一边。他说:现在我得到勃鲁托斯和另外几位的允许——因为勃鲁托斯是正人君子,他们也都是正人君子——特到这儿来,在凯撒的丧礼中说几句话。他是我的朋友,他对我是那么忠诚公正;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是一个正人君子。他曾经带许多俘虏回到罗马来,他们的赎金都充实了公家的财库,这可以说是野心者的行径吗?穷苦的人哀哭的时候,凯撒曾经为他们流泪,野心者是不应当这样仁慈的,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却是一个正人君子。你们大家看见在卢柏克节的那天,我三次献给他一顶王冠,他三次都拒绝了,这难道是有野心吗?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
安东尼摆出一个一个的事实,来讴歌凯撒的丰功伟绩,一层一层地剥去勃鲁托斯身上的画皮,在场的市民开始为安东尼的话打动,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认为凯撒死得冤枉。这时,安东尼不失时机地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由守变为攻。他拿出一张羊皮纸,那是凯撒的遗嘱。在宣读遗嘱前,他走下讲坛,叫在场的市民围绕在凯撒的尸体四周。
商务谈判有哪些说服技巧
一:“桌外活动”以增进人际关系
所谓“桌外活动”,就是在谈判桌外组织各种有益于谈判的活动,恰当、适时地运用“公关策略”来服务于有益己方的谈判。假若你同陌生的对手打交道,试*让他接受你的意见,他也许会对你不屑一 顾,“你有什么能耐说服我?”可能他会这么想。这说明你对对手不熟悉,还没有与他建立尊重、了解、亲善的关系,这是很不利于谈判的。你不妨在会谈前同他聊聊,以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
二:分析你的提议以便知己知彼
在商务谈判中。每一项提议的提出,都必然会给对方和己方带来一定的责任或益处。因此一项好的提议,必须先分析一下它给双方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如果对方接受自己的提议,将会有何得失利弊? 可以肯定的是,利少弊多,不然你没有必要说服他。要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必须充分考虑其接受能力,不能漫天喊条件,而应使他保持一种“鸡肋”般的感觉,欲罢不能,欲说还休,那么你定能成功 。另一方面,如果他接受你的提议,你将获得什么好处?说服人不容易,赢一次要有一次的价值。如果价值太小,而你却去煞费苦心,会给人一种寸利必得,不拔秋毫的感觉,影响自己的形象,切不可 因小失大,见利忘“谊”。
三:利弊托出晓以大义
利弊托出就是把你的提议给对方带来的利益和责任全部托出来,给对方以鲜明的姿态,让他从利弊得失中得出的结论必然回到你的提议上来。这样的晓以大义,如果还加上动以真情,对方是不难接受的 。一家公司的采购员到某矿采购原料,他知道该矿目前生意不景气,就拼命压价,矿方谈判人员当然不同意接受,采购员于是摆出他如果同该矿能做成生意,该矿能摆脱多少困境,也同样说明该矿在价 格上的吃亏。并且说明如果双方不能成交,他还会与另一矿家签合同。迫在眉睫的矿方哪能失去这根救命稻草,只好与他成交。
四:精心设计以利其回答
要想使人接受你的意见,你必须精心设计你的意见,让人很简单地回答你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利用人们的“求易”心理,不愿啰嗦。自我麻烦,从这种微妙的“商业技巧”中,你可能会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在说服对方的谈判中还应注意几点原则:一是先易后难原则。即把较易接受的意见先提出来,然后再提较难接受的。二是难易结合原则。一般地说,一个较易接受的意见和较难的放在一处, 先后提出,容易接受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多次重复原则。对重要的信息。你不妨多次重复,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增加对问题的了解。四是前后重要原则。根据记忆的规律,在谈判初期和末尾重复你 的意见,会使对方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