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某地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
邯郸地处巍巍太行山麓,东望一马平川,西枕千山万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青兰高速从她的腹地穿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悠悠三千年历史中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在三千年的长河中,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经过三千年的提炼和沉淀,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历史有关的成语有1500条之多,2005年邯郸被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成语典故的形成与邯郸的历史文化分不开。春秋战国时邯郸就是赵国的都城,从战国到东汉中期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是战国七雄之一;汉代末期邺城的兴起;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相继在此建都,是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在这里上演,才呈现出成语典故集聚的现象。邯郸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者有一个至理名言,如反映皇家政治生活的“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赵氏孤儿”等;反映军事斗争的“围魏救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反映大臣忠心报国和操守品德的“完璧归赵”,“毛遂自荐”,“奉公守法”,“窃符救赵”,“负荆请罪”等;表现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女娲补天”、“黄粱美梦”、“梅开二度”等;鞭挞社会不良现象的“盛气凌人”、“利令智昏”、“飞扬跋扈”、“南辕北辙”等;反映人生哲理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胡服骑射”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军事改革;“负荆请罪”是一段动人的“将相合”故事;“完璧归赵”是蔺相如与秦始皇斗智斗勇,捍卫赵国的利益故事;“毛遂自荐“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自告奋勇,体现了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赵武陵王的用人之道;“开源节流”反映了当时的`富民强国政策;“奉公守法”反映了赵奢为国收税不畏权贵的情操。
邯郸成语典故来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四类,其一是散见于历史典籍中,如《东周列国志》、《左传》、《史记》、《战国策》等记载了春秋战国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其二是古代赵国文人学者的文献,如战国时荀况的《荀子》,汉代的戴德、戴圣叔侄俩的《礼记》及三国、两晋、唐代文人的著作。其三是历代文人的传奇、笔记、小说、剧本等,如庄周的《庄子》,汤显祖的《邯郸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志远的《黄粱梦》等。其四是流传于民间戏曲舞台的历代帝王将相文工武治才子和佳人的爱情故事,如《二度梅》等。这些从历史典籍和史实中提炼出的成语典故,是浓缩历史的碎片,是文化的活化石,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传诸后世,为古老的邯郸文化正加了丰厚的底蕴,也为中国文化抹上了浓浓的一笔。
邯郸成语故事介绍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好,饭菜是人家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出处】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释读】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长处,反而会把自己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成语典故
【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邯郸学步故事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
邯郸学步故事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成语解析
《庄子·秋水》篇里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成语典故“邯郸学步”即出于这则故事。
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古都邯郸城流行踮屣舞,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回车巷窄和为贵,学步桥宽嘉寿陵。”这是今人马新民创作《邯郸赋》中的一句对句。作者认为寿陵少年来邯郸学习的是类似现今芭蕾舞样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寿陵少年刻苦学习,把脚跳到了肿胀而无法走路的地步,这种精神不但不能耻笑,反而应该嘉奖。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们不可以一味地模仿,失却了本性。但邯郸人绝对不可以以此来笑话前来刻苦求学的人。
邯郸学步的道理
邯郸学步的道理: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都忘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强调胡乱模仿别人,“邯郸学步”强调学习别人的忘掉自己的;“东施效颦”强调生搬硬套。
邯郸学步的故事: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见成语故事:版本二)”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