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1

实践要求: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9——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2、数学思考:如何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3、问题解决:可以通过比较、思考、交流的方法,经历计算对自己的理财方案作出解释。

4、情感态度:感受理财的重要性,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理财,培养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会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老师最近看了一套《贝贝熊系列》丛书,是关于培养孩子理财能力方面的书籍,读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在动物界,贝贝熊通过学习能做到对自己的财富有计划、合理支配,我想我们通过这一单元前面的学习,也能够对我们的财富进行支配,你们同意吗?那好,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也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财富,即掌握《学会理财》的能力。

{设计意*:通过和学生谈话,轻松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聪聪的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设计的一个工程中标后,老板奖励他8000元的奖金。再过6年聪聪就要上大学了,爸爸决定把这笔钱存入银行,留给聪聪上大学用。(存款方式为整存整取)

(1)小组合作,做出3个存钱方案。(提示:小组先商议好方案,然后写到学案上)

(2)并算每种方案可获得的利息。(根据小组制定的三种存钱方案,组长做好合理分工,计算利息,为了便于计算,我们计算利息的时候,只考虑本金)

(3)议一议:你认为那种存钱方案?为什么?

{设计意*: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计算利息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聪聪家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存钱方案,进而计算每种方案的利息,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三、小组汇报、展示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展示,重点放在解释哪种方案,即学生能对自己制定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解释}

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160元,爸爸每月的工资是4180元,爸爸的工资中还要缴纳30多元的个人所得税。过6年聪聪要上大学,请你帮聪聪家做一个零存整取的计划。

零存整取:零存整取是银行定期储蓄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只有一次补交机会。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

(1)计算聪聪家每个月的结余。

(2)根据聪聪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存钱计划,并说明理由。

(3)按照你的存钱计划,算一下,到期能取回多少钱?

知识链接:零存整取利息计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额×累计月积数×月利率。

其中累计月积数=(存入次数+1)÷2×存入次数。据此推算一年期的累计月积数为(12+1)÷2×12=78,以此类推,三年期、五年期的累计月积数分别为666和1830。

四、分享收获

{设计意*: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感受在给定目标下,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课下作业

为自己的零花钱制定一个零存整取的存钱计划。

{设计意*:作为本节课知识的延续,让学生养成一个合理消费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上有计划的人,合理支配自己的财富}

板书设计:

收入:2160+4180=6340(元)

支出:2500+800+200+160+30=3690(元)

结余:6340—3690=2650(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72、7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饺子馆吃了一餐饺子,味道可真不错!一共用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一张发票,你能评价一下这种做法吗?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

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

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

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

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

板书:230×5%=11.5(万元)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来同学们没吹牛,确实会算营业税了,关于其它税种的计算还有什么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吗?

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师:会算个人所得税的请举手!看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靠自学还真有点难度,不急,我们一起解决它!哪些人要交个人所得税?

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示:个人所得税*表)

能看懂吗?什么意思?

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

好吧,就透露这个秘密给你们,我上个月的工资收入是2100元,奖金是380元,该怎样算我的个人所得税?

板书:2100+380—20xx=480(元)480×5%=24(元)

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三、练一练

练一练1—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网络、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纳税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的方法来计算要交的税!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

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主题

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

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纳税

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230×5%=11.5(万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2页练习十五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措施:

设计相应的计算题和实际问题,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6题。

学生先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

观察每个方程,说说方程的特点。

提示:都要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学生***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进行讲评,提醒学生自觉进行检验。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8—2/3)×(7/10+1/5)(2/5+1/3)÷4/5+3/4

3/10÷[1/2×(2/5+4/5)] 7/16÷1/10—7/16÷1/9

(1—1/6÷5/12)×7/6(4/25×99+4/25)÷1/8

学生***计算,每人任选三题,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教师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并及时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练习十五第8题。

(1)*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吗?

(2)学生***列式计算,任选一题。

4、练习十五第9—11题。

(1)分析第9题,学生先读题并列出算式,然后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分析第10题,先说说数量关系再列算式,要让学生明白要求两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先要算这两个小队一共采集树种的千克数和这两个小队的总人数。

(3)分析第11题,解决每一问时鼓励学生说数量关系并注意第2小题与第3小题之间的联系。

二、拓展练习

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气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气3/2立方米,两天用的煤气量占本周计划用气量的3/8。这一周计划用多少立方米煤气?

2、工程队运来黄沙9/2吨,运来的水泥比黄沙重量的2/3少1/5吨。黄沙和水泥一共运来多少吨?

3、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总页数的3/4,后2天准备按1:2看完剩下的页数,最后一天要看多少页?

三、全课总结

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仅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与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必须看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先约分再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9、10、11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板书:学会购物

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说说你们从*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师:三家商店都买这种方便面,他们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条件。看*,说一说甲、乙、丙三个店的优惠条件各是什么?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

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师:真聪明,那就是说,要买7袋,只算6袋的钱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买比较合适?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 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师:看来丙店的优惠条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请同学们课件中第(4)个问题。两位同学都在丙店买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钱多买的少,而王强花钱少买的多,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

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师:根据这则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

学生***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

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

生:1万元。

四、分析讨论

(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

师:很好。我们了解到这个商家有奖销售让利给顾客1万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比较一下,如果这10万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销售,同学们算一算,会让利给顾客多少元?

学生***思考、计算。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二、基础练习。

1、展示一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__),后退10m记作(__)。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__),下降50m记作(__)。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__),向西行50m记作(__)。

要求:

1、***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3、展示二

(1)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98,—1000,—13,34,—34。

负数正数

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__)。

(2)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已知一班答对1题,二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3个班的得分情况。

一班(__)分二班(__)分三班(__)分

三、提高练习。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记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记作(__),—45m表示(__)。

2、如果支出180元记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记作(__),—200元表示(__)。

3、如果逆时针旋转28°记作+28°,那么顺时针旋转16°记作(__),+16°表示(__)。

(二)做一做

1、同学们利用休息日帮助果农采摘苹果,从4棵苹果树上摘下的苹果分别放成4堆。果农王大伯估计每棵树可产苹果100kg,同学们以此估计数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

(1)这4堆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这4堆苹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与王大伯的估计数比较,结果用正、负数表示。

2、一个小组8名同学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位同学的身高。

(3)上表中与平均身高相差为0cm,表示(__);与平均身高相差为正数,表示(__);与平均身高相差为负数,表示(__)。

同桌讨论,集体讲评后,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与复式折线统计*的知识。

2、从统计*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

(2)分析*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

(1)绘制统计*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圆及其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

理解圆的半径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

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教材57页主题*)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妙、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让学生感受身边各种圆形*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着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形。初步感知了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自由画,稍后,老师评价学生画的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

师:比较一下,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圆规画圆)

(2)尝试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欣赏完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们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3.探讨圆心。

(1)教师示范画一个完整的圆,然后对圆讲解: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如此做几次,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指出:这一点就是圆心。

什么叫圆心?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

师明确: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导学生在学具圆上标注圆心。

(3)设疑:同学们刚才画的圆的位置不一样,你们认为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师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探讨半径。

(1)小组合作。在你的学具圆上任意找一点,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得到一条线段,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几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讨论后,全班汇报。

师小结:半径是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4)设疑:刚才同学们画的圆有大有小,你们认为它与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后全班汇报。

师小结:圆的大小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5.探讨直径。

(1)小组合作。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2)说一说什么叫直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直径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几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讨论后,全班汇报。

师小结: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6.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学生用尺子***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和半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设计意*: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的过程,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体验自主感悟新知的过程。

7.设计美丽的*案。

(1)课件出示教材59页*案。

(2)提出设计要求:以圆为基本*形,运用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等*形的变换方式,利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

(3)教师展示作品。

小结: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①观察圆的特点;②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地画圆;③擦去多余的线条并涂色。

设计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圆在*案设计中的作用,在设计展示中让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认可和肯定。

⊙巩固练习,提升反馈

1.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4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2.想一想,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放在哪?

⊙课堂总结,评价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教材58页1、2题。

2.教材60页1、2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含有圆的组合*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组合*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组合*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简单组合*形的面积。

2、通过自主合作,培养学生***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举和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组合*形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形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基本*形纸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认识圆环

1.师: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片。

课件出示圆形花坛、圆形水池外的圆形甬路、奥运五环标志、光盘……

2.同学们,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环形的)

3.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像这样的*形,我们称它为圆环或环形。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形的物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已经知道的环形物体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环形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设计意*:从学生掌握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从直观上也感受到了环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画一画,剪一剪,发现环形特点。

(1)画一画。

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用同一个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和5厘米的圆。

(学生按照要求画圆)

(2)剪一剪。

指导学生先剪下所画的大圆,再剪下所画的小圆。

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环形)

师:我们也称它为圆环。

(3)教师手拿学生剪的圆环提问:这个圆环是怎样得到的?

生明确:圆环是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内圆得到的。

(4)借助*示认识圆环的各部分名称。

你知道圆环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示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并板书)

①外圆:又名大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

②内圆:又名小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

③环宽:指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相差的宽度。

2.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2)汇报讨论结果。

(3)小结: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设计意*: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贯穿始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一些方法,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把环形从一般*形中分离出来,快速地抓住了环形的本质特征,形成环形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课件出示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1)学生读题。

观察:哪里是内圆和内圆半径?你能指一指吗?外圆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哪里是环形面积?你打算怎样求出环形的面积?

(2)学生试做,指生板演。

(3)交流算法,学生将列式板书:

解法一

外圆的面积:πR2=3。14×62

=3。14×36

=113。04(cm2)

内圆的面积:πr2=3。14×22

=3。14×4

=12。56(cm2)

圆环的面积:πR2-πr2=113。04-12。56

=100。48(cm2)

解法二

π×(R2-r2)=3。14×(62-22)=100。48(cm2)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cm2。

(4)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

(5)小结: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πr2或

S=π×(R2-r2)(板书公式)

(6)讨论。

知道什么条件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怎样计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结合*示多角度解答)

①知道内、外圆的面积,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S外圆-S内圆

②知道内、外圆的半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

③知道内、外圆的直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④知道内、外圆的周长,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C外÷π÷2)2-π×(C内÷π÷2)2

或S环=π×[(C外÷π÷2)2-(C内÷π÷2)2]

⑤知道内、外圆的直径或半径及环宽,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r+环宽)2-r2]

或S环=π×[R2-(R-环宽)2]

……

设计意*: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圆环;结合*示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例题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使学生领会两种方法间的区别,好中选优,展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合作讨论中进一步弄清求圆环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68页1题。

学生***完成,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解题思路。

2.一个环形铁片,外圆直径是20dm,内圆半径是7dm,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5cm2,求圆环的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R2-r2=75(cm2),圆环的面积=π(R2-r2)=3。14×75=235。5(cm2)]

设计意*:练习设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反思体验,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72页8题。

2.找一些关于环形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圆环的面积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激趣、引导观察、启发分析、发现总结。学法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汇报。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学调整

一、复习铺垫激情促思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2、师: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

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

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想知道

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初步感知探究规律

1、出示例1的表格。说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1)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

怎样变化的。(先观察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板书:相关联的量)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寻找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国寻找“不变”。(学生可能发现一种量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也可能发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根据学生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肯定并确认这一规律,特别是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10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及圆环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圆的半径与它的外切正方形及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特殊关系,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画*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知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画*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的基本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形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从*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2.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设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算出两种*形之间的面积差,使学生在不同的计算过程中感受到两种*形面积之间的变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纸卡圆规彩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形世界是美丽的、奇妙的,世界因为有了五彩的*案而更加美丽。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美丽的*案?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的?

课件出示教材69页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物体吗?外方内圆的*形我们称它为圆外切正方形,外圆内方的*形我们称它为圆内接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求这两种*形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学习

一年级补充句子的训练题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补充句子练习题,内容包括一年级上册补充句子练习题,一年级补充句子专项训练,一年级把句子补充完整练习题。一年级补充句子的训练题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

学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内容包括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测试题,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重点题型。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

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题,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下册专项训练,一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应用题。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不能静下心来了好好做作业,但是数学的学习又离不

学习

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内容包括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题,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

学习

卫校学生学年自我鉴定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卫校学生学年自我鉴定,内容包括卫校第一学年自我鉴定,卫校学生学期自我鉴定表,卫校学生自我鉴定第三年。卫校学生学年自我鉴定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自我鉴定就可以促使我们思

学习

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内容包括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题。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

学习

保安个人自我鉴定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个人自我鉴定,内容包括保安个人自我鉴定简写,保安自我鉴定模板,保安人员自我工作鉴定。保安个人自我鉴定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期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快快来写一份自我

学习

数学思维训练作用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思维训练作用,内容包括数学思维训练有什么作用,数学思维训练有作用吗,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处。数学思维训练作用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我们的日常思考、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不知道大家在平时有没有下意

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训练题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训练题,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训练,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训练题学校举办期末考试是为了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测试,也是对刚过去一个学期教学

学习

生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阅读理解及答案,内容包括生命的礼物阅读题答案,梦想是生命里的光阅读题,生命的养料阅读题及答案。生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

学习

英语完形填空训练题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完形填空训练题,内容包括英语完形填空训练题汇总10篇,英语完形填空专题训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题及答案。英语完形填空训练题完形填空是测验常见的题型之一,即选择最恰当的单词或词组完成文章,该词条将讲述什么是完形填空,

学习

教师年度个人考核总结报告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年度个人考核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教师年度个人考核总结,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年度总结,教师年度个人考核个人总结。教师年度个人考核总结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

学习

年度总结报告范文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总结报告怎么写范文大全,内容包括年度报告总结范文大全,年度总结报告简单范文,年度总结报告个人范文简明扼要。年度总结报告范文(精选9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我们应当

学习

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内容包括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大全,个人年度总结格式范文。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学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内容包括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测试题,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重点题型。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

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题,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下册专项训练,一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应用题。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不能静下心来了好好做作业,但是数学的学习又离不

学习

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内容包括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题,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

学习

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内容包括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题。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

学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规定了不同课

学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卷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卷答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卷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卷,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

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内容包括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新人教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

学习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内容包括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套。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