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点,培养提取要点能力;

通过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学习,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通过讨论并辨证评价洋务运动,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并初步学会使用,具备基本的辨证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组织好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片,这些是今年来法国艺术品市场最高规格的文物珍品展之一。这些在海外漂泊了已经140多年珍贵历史文物什么时候能够回到祖国怀抱的,会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对,是第二次战争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

学习新课

(展示时间轴)让我们把视线放在第二次战争刚刚结束的1860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历史的进入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贫弱的清政府在刚刚失败于英法之手的时节,却还要不得不去拼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一种什么局面?(生答:内忧外患)对,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面对此背景,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朝廷重臣,你会向皇帝提出那些办法解除危机呢?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注意归纳要点)

那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员是怎么说的?

课堂辩论:分别扮演洋务派和顽固派代表人物

辩论结束教师着即引导并展示洋务派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话

提问:两人有一个共同的什么主张呢?(学习西方国家技术)

看来我们中也有一些同学与这些官员的想法不谋而合!这部分官员在战争中亲眼目睹了或亲身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们对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有切肤之痛,因此他们才敢于大胆抛弃“天朝上国”的落后观念,提出了向洋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的想法,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古老而落后的近代中国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这也正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洋务派如此积极地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最终目的何在呢?

(维护清朝统治)

当时,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人呢?大家看书,勾画出他们的名字。

接下来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用五到六个字归纳洋务派学习西方有几大措施。

(学生看书后回答:办军事工业、办民用工业、办近代教育、建近代海军)

课堂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各专题研讨一项洋务运动的举措;各大组又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第一小组问题有:(军事工业)

①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简表;

②观察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分析和大刀、长矛等传统武器的手工制造相比,这些军事工业大都采用了什么生产?

(表格采用师生一问一点的方式,然后问其他同学有无异议。)

洋务派首先从军事工业做起鲜明地体现了这场运动的哪个目的?(强兵)(再回答第二问,点对比*)师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看到机器生产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工生产,是中国人主动地在传统生产技术上做出的重大变革。所生产新式武器改变了洋务运动前清军以冷兵器为主的局面(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斗力。

到70年代,洋务派发现要维持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等来源的问题,所以又创办了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工业。我们来看第二小组的完成情况。

第二小组问题有:(民用工业)

①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②结合“小字”内容思考,开平矿务局的煤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表格采用师生一问一点的方式,然后问其他同学有无异议。)

关于第二个问题,老师给出了一段补充材料。(点出)

轮船招商局和汉阳铁厂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方面也曾经功不可没。(点出)

总结指出:(点出)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技术,这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三小组问题有:(教育)

①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②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点出对比*)

(师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途径、目的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儒学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第四小组问题有:(海军)

①洋务派共创办哪几支海军?②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点出海军对比*)洋务派发展海军同样体现了强兵的目的,这也是清政府对海防态度发生的重大转变。

思考:洋务运动在中国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它最终有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呢?请大家结合前面所学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遭遇思考并得出结论。(点出问题)

(学生回答:没有实现,追问为什么,展示时间轴突出洋务运动后的重大史实,指出甲午战争的惨败与影响)

(自由讨论)洋务运动没有如愿地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呢?老师给出当今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大家可以讨论后表明你的态度,你支持哪一种?

当今观点:

A、彻底否定,没有价值

B、全面肯定,无可挑剔

C、虽然失败,但作用明显

(学生做出选择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选择的原因。在互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的学习加深理解。)

老师是赞成C项的,因为这是一种公正全面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看看教材的说法……,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一段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用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点出小结提纲)我们今天系统地学习了洋务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个提纲,再到课文上去落实一下相关的知识要点。(2分钟)

总结和评价:

1、讨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就会流于形式,肤浅而且不能解决问题;

2、分组是最大的问题,小组多的话,难以控制课堂纪律,组少的话,组员人数多,一些调皮的学生是在滥竽充数。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2

一、案例标题:《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课

二、案例内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一)、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让学生深刻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2、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事实,也感受到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开放后成就的*片,引出为改革开放喝彩。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纪念改革开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和政府的出发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的思想。

②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五)、教法学法①、通过好歌曲导入新课。

②分析归纳*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的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六)、媒体选择:*、*片等。

(七)、教学程序

1、情景再现: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片引出课题: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2、教师:出示十七届三中全会*片介绍: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活动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问题措施让学生合作完成:

1、时间:1950—1953年

措施:()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2、、时间:()

措施:三大改造

内容:()

意义:

1958年

4出示练习:综合理解改革的历史作用。

⑴、说出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历史意义。

⑵、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5、议一议: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6、课堂总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7、教学评价设计:

8、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9、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10、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11、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12、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13、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③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生情况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日益表现为以逻辑思维为主,但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①导学法,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经济发展和大运河的资料,准备历史短剧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过采用*片、*资料、学生制作的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③体验式,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体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前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师引导改进。布置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多渠道搜集史料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整理并运用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在搜集、阅读、编、演的过程中将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教师制作课件资料,设计探究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资源准备

1、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2、自制多媒体课件。

3、网站资料、材料。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一生 »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学习

朱自清与《闻一多全集》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朱自清与闻一多,内容包括朱自清与闻一多不同,朱自清和闻一多对你的启发,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朱自清与《闻一多全集》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

学习

闻一多《死水》原文

阅读(187)

闻一多《死水》原文《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以下是带来的闻一多《死水》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品原

学习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阅读(158)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以下是闻

学习

现代诗人闻一多的故事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诗人闻一多的故事,内容包括闻一多的故事和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故事20个字,闻一多的经典故事字。现代诗人闻一多的故事闻一多,汉族,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斗士。下面是关于闻一多的故事的内容,

学习

红烛闻一多的诗

阅读(125)

红烛闻一多的诗导读:《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下面为大家带来闻一多的

学习

闻一多诗集死水

阅读(143)

闻一多诗集死水《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闻一多作品《死水》是高中语文的重点文章。

学习

启蒙童话故事

阅读(163)

本文为您介绍启蒙童话故事,内容包括幼儿启蒙早教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大全100篇中文,国学启蒙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启蒙童话故事(通用28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

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内容包括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及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一、教学总结的注意事项调查研究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

学习

新课标初中历史心得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标初中历史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初中历史新课标学习体会。新课标初中历史心得“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以

学习

英语励志格言名言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励志格言,内容包括英语励志名言短句霸气知乎,英语励志格言经典语录,经典英语励志格言。英语励志格言名言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格言吧,格言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那

学习

考试励志英语格言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鼓励考试的英语名言,内容包括考试英语励志语,考试成功英文励志语录,鼓励考试英语励志语录。考试励志英语格言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格言吧,巧用格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

学习

经典励志格言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励志格言,内容包括经典励志格言100句,经典励志格言说说,拼搏格言经典短句励志。经典励志格言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格言吧,格言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你还在找寻优秀经

学习

励志的英语格言大全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的英语格言大全,内容包括励志的英语格言大全集,励志的英语格言,英语励志短句正能量。励志的英语格言大全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

学习

英语励志格言短句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励志格言短句,内容包括英语格言励志短句80句,英语励志格言,英语格言励志短句小学生。英语励志格言短句很多励志的人喜欢找一些英语的格言来激励自己,那么,英语励志的格言和短句都有哪些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英语励志格言短

学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内容包括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方案,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

学习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内容包括年度财务分析报告模板,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3000字,财务预算分析报告模板。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

学习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音乐梅花优质课,五年级音乐梅花优质课,小学音乐梅花教案导入。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

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合唱》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小学合唱教案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合唱》通过开展课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学音

学习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小学音乐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思路怎么写。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

学习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范文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范文,内容包括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学范例,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怎样设计。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

学习

小学音乐《小红帽》教学设计

阅读(15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小红帽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小学音乐小红帽教学设计实例,二年级上册音乐小红帽,小红帽儿歌二年级上册音乐。小学音乐《小红帽》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

学习

小学音乐《摇船调》教学设计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摇船调三年级歌曲,内容包括摇船调歌曲完整版,摇船调三年级歌曲歌谱,三年级下册音乐摇船调。小学音乐《摇船调》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一节歌唱教学为主的学唱课,采用的是三年级第六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摇船调》,我的主要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