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月亮经典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当时的月亮经典优美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觉醒到选择再到坚持走下去,这条追寻真我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我庆幸的是,自己还在坚持。
少女时代追寻爱情,脑海里把婚姻想象为——花开月正圆。
常常给自己当策划师:一定是在教堂,柔和的月光透过万花筒的窗格,斑斓白色婚纱。头上要有盖头,戴不戴戒指无所谓,月光吻着脸颊自己微微闭上眼睛,醉透每一个细胞。音乐响起,最好是《月光》,想着那是爱的宝宝降临母体,圣诞新的生命。直到童男童女抛撒香花细蕊轿车离去,像电影里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
师范毕业,父亲辞世,婚礼抛在脑后。
女儿的婚礼圆了自己的梦。两人在月光下做沙画,爱情的回味在掌心的每一个纹路里滑过。女儿为自己带上学士帽的那一刻,灿烂的笑在泪流中抢了镜头的柔光。
做母亲的'就是泪儿多。回想自己当年,无家可归的绝望中好想结婚。男友骑了自行车,趁着月色去了姐姐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他说他想我了,很深情。被他感动,坐上后车架,半路换坐前梁,张开双臂扬起头,迎接暖风送来的月光,吻着。
80年代的婚礼不在教堂,也没有婚车。俩人骑着自行车回家吃顿饭,回来给同事发些喜糖,租间房子,把原来宿舍的铺盖放在一张床上,就是有家的人了。婚后有了女儿,懂得了爱不是婚礼,是奶牛。我的父亲养过一头奶牛,为了母亲。我的母亲生我那年住了院。父亲把刚生过仔儿的母牛牵来医院,挤出生奶喂我,我死活不喝。父亲抱我给婶婶喂养,牛奶给母亲每天喝。在我满周岁的时候,母亲回了家。襁褓中的我睁大眼睛望着母亲踉跄着迈过门槛,记忆依然清晰,感觉她眼中包含的痛并非来自肉体。记得女儿进产房那天,自己守在门口站不住,又不忍坐着,来回踱着脚步不能缓解紧张心急惦记担忧企盼五味杂陈的情绪,把“地藏经”诵了四个小时。现在想想,似乎和母亲当年的感觉相似。
一晃30年,当时的月亮优雅,恬淡,那份悉心经营出来的家的温馨,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涂在脸上。
顿悟,原来我一直活在故事中。这个故事是我的,也是母亲的,也是女儿的。
时代在变,故事在变,但无论如何,内心里是有一股“根法”,看似散漫,却实实在在地循着道儿在走。便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多人曾经询问过的问题:叙事有没有一个套路?从生活中来看,叙事是散文,散文自然是随意一些,洒脱一些。
以叙事的形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这个定义看,有一个灵魂的东西没有变——当时的月亮。不是吗?